奧瑪亞王朝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Umayyad dynasty
بَنُو أُمَيَّةَ
الأمويون
國家奧瑪亞哈里發國
(661年至750年)
安達魯斯
(756年至1031年)
先前王室古萊什阿卜杜—薩姆斯家族英语Banu Abd-Shams
頭銜哈里發奧瑪亞哈里發國
埃米爾哥多華埃米爾國
哈里發哥多華哈里發國
創立661年
創立者穆阿維亞一世

奧瑪亞王朝(英語:Umayyad dynasty、阿拉伯语:بَنُو أُمَيَّةَ‎,羅馬化Banū Umayya直译奧瑪亞之子),又稱仵麥耶/艾爾奧瑪威茵(英語:Umayyads、阿拉伯语:الأمويون‎,羅馬化al-Umawiyyūn),源自領導古萊什阿拉伯氏族,先後曾統治奧瑪亞哈里發國(661 年至750年)及安達盧斯地區(756年至1031年)。在前伊斯蘭時期,該王朝作為奧瑪亞·賓·阿卜杜·薩姆斯英语Umayya ibn Abd Shams的後裔,曾是麥加古萊什的著名氏族。雖然該家族於奧瑪亞·伊本·阿卜杜·薩姆斯早年領導時,曾堅決反對伊斯蘭教及先知穆罕默德,但其仍於632年逝世前皈依伊斯蘭教。奧瑪亞王朝建立前便擔任許多要職,如做為先知穆罕默德的早年夥伴的奥斯曼便曾於644年至656年間擔任第三任正統哈里發,而其他家族成員亦擔任過多任總督。當中擔任沙姆地區艾爾烏旦英语Jund al-Urdunn總督的穆阿維亞一世,在656年至661年間的第一次菲特納英语First Fitna中反對第四任正統哈里發阿里·賓·阿比·塔利卜,而建立奧瑪亞哈里發國,定都大馬士革,成為奧瑪亞王朝之始,同時也成為伊斯蘭教歷史上首個世襲王朝,以及當時唯一統治整個伊斯蘭世界的王朝。  

奧瑪亞王朝的權威於第二次菲特納中受到挑戰,期間中穆阿維亞一世創立的蘇富扬支系被馬爾萬一世篡奪並建立奧瑪亞哈里發王朝的馬爾萬支系,重新確立了該王朝在整个哈里發国的統治地位。薩拉森帝國在奧瑪亞王朝時期達到最大的疆界,[1]同時奧瑪亞王朝也推動早期的穆斯林征服運動,並征服馬格里布西班牙外索克薩尼亞信德英语Umayyad conquest of Sindh中華突厥斯坦英语Chinese Turkestan的部分地區,[2]然而國家的軍事能力已在長年的戰爭中大幅耗損,並在阿利德茲英语Alids哈瓦利吉派的叛亂和部族競爭英语Qays–Yaman rivalry等內憂中耗盡國力。最終王朝於750年阿拔斯王朝發動的阿拔斯革命中遭到推翻,哈里發馬爾萬二世遭廢黜並與其家族成員一同遭大規模屠殺。該家族的倖存者希沙姆·本·阿卜杜勒-馬利克之孫阿卜杜拉赫曼一世,成功逃往西班牙並建立哥多華埃米爾國,並於929年由阿卜杜拉赫曼三世自立為哈里發國。在奧瑪亞王朝的統治下,安達魯斯成為伊斯蘭黃金時代的科學、醫學、哲學和發明中心。[3][4]1031年隨著哥多華哈里發國於分裂為數個各自獨立的泰法國,從而使奧瑪亞王朝走入歷史。

歷史[编辑]

前伊斯蘭起源[编辑]

奧瑪亞家族原為古萊什的一支氏族,並在前伊斯蘭時代統治著麥加[5]古萊什人透過保護和維護阿拉伯神話中作為最神聖避難所的克爾白,而獲得在阿拉伯半島上多神信仰阿拉伯部落的聲望。[5]5世紀末,隨著阿卜杜·馬納夫·賓·庫賽伊英语Abd Manaf ibn Qusai出任古萊什領袖一職,該家族負起維護和保護克爾白及其朝聖者的責任,[6]其逝世後將該職位傳予其子阿卜杜·薩姆斯英语Abd Shams ibn Abd Manaf哈希姆英语Hashim ibn Abd Manaf等人,[6]當中阿卜杜·薩姆斯之子奧瑪亞·賓·阿卜杜·薩姆斯英语Umayya ibn Abd Shams便為奧瑪亞家族支系的先祖。[7]

倭马亚接替阿卜德-沙姆斯成为麦加人的战时指挥官(qa'id)。这个职位很可能是一个临时性的政治职位,其任职者在战时负责指挥麦加的军事事务,而不是实际的战地指挥官。事实证明,这种早期的军事领导经验对倭马亚家族很有帮助,因为后来的倭马亚王朝以拥有相当高的政治和军事组织能力而闻名。历史学家乔治-列维-德拉维达(Giorgio Levi Della Vida)认为早期阿拉伯语文献中有关倭马亚的信息,就像所有阿拉伯部落的古代祖先一样,"应谨慎接受",但 "对传统过于怀疑与绝对相信其陈述一样不明智"。德拉维达认为,在 7 世纪初伊斯兰历史开端出现的倭马亚王朝不晚于倭马亚家族的第三代后裔。

到大约 600 年时,古莱什人建立了横跨阿拉伯的贸易网络,组织商队前往北部的叙利亚和南部的也门。倭马亚人(Banu Umayya)和另一个著名的古莱什部族马赫祖姆人(Banu Makhzum)主导了这些贸易网络。他们与控制阿拉伯沙漠北部和中部的阿拉伯游牧部落建立了经济和军事联盟,在阿拉伯获得了一定的政治权力。

反對伊斯蘭教和接受伊斯蘭教[编辑]

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是古莱什部族巴努-哈希姆(Banu Hashim)的成员。哈希姆家族与倭马亚家族的共同的祖先是阿卜杜-马纳夫。当穆罕默德在麦加开始传教时,他遭到了大多数古莱什人的反对。他得到了麦地那居民的支持,并于 622 年与他的追随者迁往麦地那。阿卜杜-沙姆斯的后裔,包括倭马亚家族,是古莱什人中穆罕默德的主要反对者。在 624 年的巴德尔战役中,巴努-马赫祖姆家族的领导层在与穆斯林的战斗中损失惨重,因此倭马亚家族取代了阿布-贾赫尔领导的巴努-马赫祖姆家族。此后,倭马亚首领阿布-苏富扬成为麦加军队的首领,在武侯德战役堑壕之战中与穆罕默德领导的穆斯林作战。

在穆罕默德晚年,穆斯林征服麦加后,阿布-苏富扬父子和大多数倭马亚家族的人都信奉了伊斯兰教。为了确保包括阿布-苏富扬在内的倭马亚家族主要领导人的忠诚,穆罕默德向他们赠送了礼物,并让他们在新生的穆斯林国家中担任要职。他任命另一位倭马亚人阿塔卜-伊本-阿西德为麦加首任总督。虽然麦加仍是宗教中心,但麦地那仍是穆斯林的政治中心。阿布-苏富扬和倭马亚家族迁移到麦地那,以保持其日益增长的政治影响力。

穆罕默德于 632 年逝世,阿拉伯各地信奉伊斯兰教的游牧部落纷纷脱离麦地那的统治,由此引发了一场继承危机。穆罕默德的老朋友之一、早期皈依伊斯兰教的阿布-伯克尔当选为哈里发(穆斯林社区最高政治和宗教领袖)。阿布-伯克尔对倭马亚家族示好,让他们在穆斯林征服叙利亚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任命倭马亚人哈立德-伊本-萨伊德-伊本-阿斯(Khalid ibn Sa'id ibn al-As)为远征军指挥官,但又用其他指挥官取代了他,其中包括阿布-苏富扬的儿子亚兹德(Yazid)。阿布-苏富扬已经在叙利亚拥有财产并维持着贸易网络。

阿布-伯克尔的继任者哈里发欧麦尔(在位时间:634-644 年)虽然积极削弱古莱氏精英的影响力,在行政和军事方面更倾向于穆罕默德早期的支持者,但并没有阻碍阿布-苏富扬的儿子们在叙利亚日益增长的势力。到 638 年,叙利亚几乎已全被征服。639 年,欧麦尔在该省的总司令阿布-乌拜达-伊本-贾拉赫去世后,任命雅兹德为叙利亚大马士革、巴勒斯坦和约旦地区的总督。雅兹德不久后去世,欧麦尔让他的弟弟穆阿维叶取代了他的位置。欧麦尔对阿布-苏富扬的儿子们的特殊待遇可能源于他对这个家族的尊重,也可能源于他们与强大的巴努-卡尔布(Banu Kalb)部落结成的新兴联盟,以制衡在征服期间进入希姆斯地区的希姆亚部落的影响力,也可能是因为当时缺乏合适的人选,尤其是当阿布-乌拜达和亚兹德都丧生于当时流行的阿姆瓦斯瘟疫。

哈里發奧斯曼的授權[编辑]

644 年,哈里发欧麦尔去世,由倭马亚富商、早期皈依伊斯兰教者、穆罕默德的女婿和亲密伙伴奥斯曼-伊本-阿凡继位。奥斯曼起初保留了前任哈里发任命的省级总督要员,但逐渐用倭马亚家族的人或他来自倭马亚母系亲属--巴努-阿卜杜-沙姆斯家族--的人取代了许多总督职位。被欧麦尔任命为叙利亚总督的穆阿维叶继续留任。两名倭马亚人--瓦利德-伊本-乌克巴(al-Walid ibn Uqba)和萨伊德-伊本-阿斯(Sa'id ibn al-As)先后被任命为伊拉克两大阿拉伯驻军和行政中心之一--库法的长官。奥斯曼的堂兄马尔万-伊本-哈坎(Marwan ibn al-Hakam)成为他的首席顾问。尽管奥斯曼也是倭马亚家族的杰出成员,但他的统治并不被视为倭马亚王朝的一部分,因为他是通过穆斯林领导层内部的协商一致选举出来的,并且从未试图提名一位倭马亚人作为他的继承人。尽管如此,由于奥斯曼的政策,倭马亚家族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他们在穆斯林征服麦加后失去的权力。

656 年,奥斯曼遇刺身亡,哈希姆家族的阿里-伊本-阿比-塔里卜继位为哈里发,他是穆罕默德的堂兄兼女婿。奥斯曼的遇刺成为古莱什派反对阿里的号角。古莱什精英们并不认为阿里有什么责任,只是反对他在奥斯曼去世的情况下继位。他们在巴士拉附近的骆驼之战中战败,其领袖塔尔哈-本-乌拜德-阿拉和祖拜尔-本-阿瓦姆(两人都是哈里发的潜在竞争者)也在战斗中死去。反对阿里的衣钵也由穆阿维叶继承。起初,穆阿维叶没有公开宣称自己为哈里发,而是以替奥斯曼报仇为名,专注于削弱阿里的权威和巩固自己在叙利亚的地位。穆阿威亚和阿里率领各自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支持者,在 657 年的锡芬战役中打成了僵局。这场战役导致了一次举棋不定的仲裁,削弱了阿里对其党羽的指挥,同时也提高了穆阿维亚与阿里平起平坐的地位。659 年或 660 年,一边阿里在与被称为哈瓦里吉派的其前支持者的斗争中陷入困境,另一边穆阿维亚被其核心支持者叙利亚阿拉伯部落承认为哈里发。661 年,阿里被哈瓦里吉派暗杀,穆阿维亚进军库法,迫使阿里的儿子哈桑让出了哈里发的权力,并获得了该地区阿拉伯部落贵族的承认。因此,穆阿威亚被广泛承认为哈里发,尽管来自哈瓦里吉派以及阿里的拥趸的反对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8]

對哈里發的王朝統治[编辑]

苏富扬分支统治時期[编辑]

穆斯林社会在穆阿威亚的领导下实现重新统一,标志着倭马亚哈里发政权的建立[8]。根据传统穆斯林文献的记载,霍廷写道:

“......倭马亚家族曾是反对先知 [穆罕默德] 的人的主要代表,他们反对先知直到最后一刻。然而他们在先知[穆罕默德]去世后的三十年内重新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以至于他们现在已成为先知[穆罕默德]所建立的穆斯林社区的首领。”[8]

与奥斯曼对倭马亚王朝的授权不同,穆阿维叶的权力并不依赖于部族。除了少数例外,他没有任命倭马亚家族的人到主要省份或他在大马士革的宫廷任职。他在很大程度上将倭马亚家族的影响力限制在麦地那,大多数倭马亚家族的总部仍设在那里。政治权力的丧失使麦地那的倭马亚家族的人对穆阿维亚心怀怨恨。穆阿维亚可能对奥斯曼所属的倭马亚家族下属的阿布阿斯分支产生了戒心,这个分支现在在马尔万-伊本-哈坎的领导下势力比穆阿维叶的苏富扬分支势力更大。穆阿维叶试图通过挑起内部分裂来削弱该部族分支。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在 668 年用倭马亚家族的另一位领袖赛义德-伊本-阿斯取代马尔万担任麦地那总督。后者被命令拆除马尔万的宫殿,但他拒绝了这一命令。马尔万于 674 年复位总督,同样拒绝了穆阿里亚命令他拆除赛义德宫殿的命令。678 年,穆阿维叶任命自己的侄子 al-Walid ibn Utba ibn Abi Sufyan 代替马尔万的位置。

676 年,穆阿维叶立他的儿子雅兹德一世为继承人。此举在穆斯林政治中是史无前例的--以前的哈里发都是通过麦地那的民众支持或穆罕默德的高级同伴的协商选举产生的。穆阿维叶在麦地那的倭马亚亲信,包括马尔万和萨伊德,都接受了穆阿维亚的决定,尽管他们并不内心赞同。反对派主要来自侯赛因-伊本-阿里、阿卜杜拉-伊本-祖拜尔、阿卜杜拉-伊本-欧麦尔和阿卜杜勒-拉赫曼-伊本-艾比-伯克尔,他们都是早期哈里发或穆罕默德亲密同伴在麦地那的杰出后辈。

雅兹德于 680 年继位,三年后,麦地那人民和麦加的伊本-祖拜尔发动了叛乱。雅兹德的堂兄乌斯曼-伊本-穆罕默德-伊本-阿比-苏菲扬和以马尔万为首的居住在麦地那的倭马亚家族的人被叛乱分子驱逐。雅兹德派遣他的叙利亚军队在赫贾兹重新行使权力,并解救他的亲族。[9]麦地那的倭马亚家族与叙利亚人一起进攻麦地那的叛军,并在哈拉战役中击败了叛军。[9]叙利亚人继续围攻麦加,但在雅兹德死后撤退。之后,伊本-祖拜尔宣布自己为哈里发,并第二次驱逐了希贾兹的倭马亚家族。他们迁往帕尔米拉或大马士革,雅兹德的儿子和继任者穆阿维叶二世在那里统治,当时整个哈里发国内的大部分省份都脱离了倭马亚王朝的统治。[9]

马尔万分支统治時期[编辑]

穆阿维叶二世于 684 年去世后,巴勒斯坦、霍姆斯和金纳斯林的首领承认了伊本-祖拜尔,而大马士革和乌尔敦的忠实部落则争相提名一位倭马亚人担任哈里发。巴努-卡尔布部落是苏富扬分支得以统治倭马亚王朝的中坚力量,他们提名了亚齐德的依然在世的儿子哈立德和阿卜杜拉-阿拉,但其他大多数效忠的部落都认为他们过于年轻且缺乏经验。马尔万主动提出参选,并获得了各部落的一致同意,于 684 年在贾比亚召开的一次大会上加冕哈里发。根据各部落商定的安排,马尔万死后哈里发将由哈立德继任,再之后由赛义德-伊本-阿斯的儿子阿姆尔-阿什达克继任。马尔万和以卡尔布部落为首的部落联盟击败了伊本-祖拜尔在叙利亚的支持者(由大马士革的古莱什派总督达哈克-伊本-盖斯-菲里和金纳斯林的盖斯部落率领),之后他们又夺回了埃及。在 685 年去世前,马尔万废除了继承安排,安排他的儿子阿卜杜勒-马利克和阿卜杜勒-阿齐兹为接下来的两位哈里发继承人。阿卜杜勒-阿齐兹被任命为埃及总督,马尔万的另一个儿子穆罕默德被任命去打败杰济拉的盖斯部落。阿卜杜勒-马利克继位后不久,当他外出执行军事任务时,在大马士革遇到了阿姆鲁-阿什达克(Amr al-Ashdaq)的未遂政变。阿卜杜勒-马利克镇压了叛乱,并亲自处死了他的亲戚。 到 692 年,他击败并杀死了伊本-祖拜尔,并在整个哈里发国内恢复了倭马亚王朝的权威。

阿卜杜勒-马利克将权力集中到了倭马亚王朝手中。他的兄弟或儿子们一度几乎掌握了国内各省和叙利亚地区的所有总督职位。阿卜杜勒-阿齐兹一直掌管着埃及,直到705 年他在阿卜杜勒-马利克去世前不久去世。 阿卜杜勒-马利克任命他自己的儿子苏莱曼管理巴勒斯坦,此前他的叔叔叶海亚-伊本-哈坎和兄弟阿班-伊本-马尔万也曾在那里任职。在伊拉克,他任命自己的兄弟比什尔(Bishr)管理库法(Kufa),任命远房表兄哈立德-伊本-阿卜杜拉-伊本-哈立德-伊本-阿西德(Khalid ibn Abdallah ibn Khalid ibn Asid)管理巴士拉(Basra),然后将两座城市合并,由他的亲信将军哈杰杰-伊本-优素福(al-Hajjaj ibn Yusuf)管理。阿卜杜勒-马利克在大马士革的宫廷中,倭马亚家族的成员数量要比之前苏富扬王朝分支统治时期多得多。马利克通过婚姻关系和官员任命与苏富扬分支保持密切联系,比如让亚兹德的儿子哈立德在宫廷和军队中担任要职,并将女儿阿依莎嫁给他。阿卜杜勒-马利克还娶了哈立德的妹妹阿提卡为妻,后者成为他最宠爱和最有影响力的妻子。

在他的兄弟阿卜杜勒-阿齐兹死后,阿卜杜勒-马利克指定长子瓦利德一世为继承人,次子苏莱曼为瓦利德之后的继承人。瓦利德于 705 年继位。他让苏莱曼继续担任巴勒斯坦总督,同时任命他自己的儿子们担任叙利亚其他郡的郡守,其中阿卜杜勒-阿齐兹(Abd al-Aziz)负责大马士革,阿巴斯(al-Abbas)负责霍姆斯(Homs),欧麦尔(Umar)负责约旦,并让他们在与安纳托利亚拜占庭人的边境战争中担任指挥官。他让他的叔叔穆罕默德-伊本-马尔万从贾兹拉退位,改由他的同父异母兄弟马斯拉马接任。瓦利德一世试图用自己的儿子阿卜杜勒-阿齐兹取代苏莱曼,从而使父亲的继承安排无效,但这一企图最终失败,苏莱曼于 715 年继位。苏莱曼没有提名自己的儿子或兄弟,而是任命自己的堂兄、阿卜杜勒-阿齐兹-伊本-马尔万的儿子欧麦尔二世为继承人。虽然传统资料显示这一选择与宫廷神学家拉贾-伊本-海瓦(Raja ibn Haywa)的劝说有关,但也可能与欧麦尔二世的资历及其父亲之前作为马尔万一世第二继承人的地位有关。[10]阿卜杜勒-马利克的家族对这一举动提出抗议,但最终被迫达成妥协,阿卜杜勒-马利克和阿提卡的儿子,也即后来的雅兹德二世,将作为欧麦尔二世的继承人。[11]

雅兹德二世于720年继位哈里发。他即位后不久,伊拉克又发生了反对倭马亚王朝统治的大规模起义,这次起义者是杰出的政治家亚齐德-伊本-穆哈拉布(Yazid ibn al-Muhallab)。后者宣布对倭马亚王朝发动圣战,控制了巴士拉和瓦西特,并获得了库凡精英的支持。哈里发的叙利亚军队击败了叛军,追击并几乎消灭了有影响力的穆哈拉比德人,标志着伊拉克最后一次反对倭马亚王朝的大规模起义被镇压。

阿卜杜勒-马利克最后一个成为哈里发的儿子是希沙姆(724-743年在位),他在位期间军事扩张多次受到重挫。希沙姆在位期间,阿拉伯军队在 732 年的图尔战役中被法兰克人击败,从而结束了在西部的扩张。 739 年,北非爆发了柏柏尔人的大起义,这可能是哈里发希沙姆统治时期最大的军事挫折。由此产生了一些最早的不受哈里发统治的穆斯林政权。它也被视为摩洛哥独立的开端,因为直到 20 世纪,摩洛哥再也没有受到过东方哈里发或任何其他外国势力的统治。随后,倭马亚王朝在安达卢西亚的权力崩溃。在南亚,倭马亚王朝的军队被南部的查鲁凯王朝和北部的普拉提哈拉王朝击败,阿拉伯的进一步东扩停滞不前。[12][13][14]

第三次内战(菲特纳)[编辑]

希沙姆743年死后,雅兹德二世的儿子瓦利德二世继位。 据说瓦利德对世俗享乐的兴趣超过了对宗教的兴趣,所谓 "沙漠宫殿"(包括 Qusayr Amra 和 Khirbat al-Mafjar)的装饰也证实了这一点。他很快就招致了许多人的敌视,他处决了一些反对他登基的人,并迫害卡达里亚人。

744 年,瓦利德一世的儿子雅兹德三世在大马士革自立为哈里发,他的军队追击并杀死了瓦利德二世。雅兹德三世因虔诚而获得了一定的声誉,并可能同情卡达里耶(Qadariyya)。他在位仅六个月就去世了。

雅兹德任命他的弟弟易卜拉欣为继承人,但马尔万一世的孙子马尔万二世(744-50 年)率领一支军队从北部边境出发,于 744 年 12 月进入大马士革,并在那里被宣布为哈里发。马尔万立即将首都北迁到哈兰(今土耳其境内)。也许是因为对迁都的不满,叙利亚很快爆发了叛乱,746 年,马尔万夷平了霍姆斯和大马士革的城墙,以示报复。

马尔万在伊拉克和伊朗也遭到了哈里吉派的强烈反对,他们先是推举达哈克-伊本-盖斯(Dahhak ibn Qays),后又推举阿布-杜拉夫(Abu Dulaf)为对立的哈里发。747 年,马尔万设法重新控制了伊拉克,但此时呼罗珊出现了更严重的威胁。

阿拔斯革命与倭马亚王朝的衰落[编辑]

統治安達盧斯[编辑]

分支[编辑]

奧瑪亞統治者列表[编辑]

叙利亚的奧瑪亞哈里發[编辑]

奧瑪亞哈里發國
哈里發 在位時間
穆阿維亞一世·賓·阿比·蘇菲亞尼 661年7月28日至680年4月27日
雅季德一世·賓·穆阿維亞 680年4月27日至683年11月11日
穆阿維亞二世·賓·雅季德 683年11月11日至684年6月
馬爾萬一世·賓·哈卡姆 684年6月至685年4月12日
阿卜杜勒-麥立克·賓·馬爾萬 685年4月12日至705年10月8日
韋立德一世·賓·阿卜杜勒-麥立克 705年10月8日至715年2月23日
蘇萊曼·賓·阿卜杜勒-麥立克 715年2月23日至717年9月22日
歐麥爾二世·賓·阿卜杜勒-阿齊茲 717年9月22日至720年2月4日
雅季德二世·賓·阿卜杜勒-麥立克 720年2月4日至724年1月26日
希沙姆·賓·阿卜杜勒-麥立克 724年1月26日至743年2月6日
韋立德二世·賓·雅季德 743年2月6日至744年4月17日
雅季德三世·賓·韋立德 744年4月17日至744年10月4日
伊布拉欣·賓·韋立德 744年10月4日至744年12月4日
馬爾萬二世·賓·穆罕默德 744年12月4日至750年1月25日
王朝於阿拔斯王朝征服奧瑪亞哈里發國後覆滅

哥多華的奧瑪亞埃米爾、哈里發[编辑]

安達盧斯統治者
哥多華埃米爾國
埃米爾 在位時間
阿卜杜勒—拉赫曼一世·賓·穆阿維亞勒—奧瑪維 756年5月15日至788年9月30日
希沙姆一世·賓·阿卜杜勒—拉赫曼勒—奧瑪維 788年10月6日至796年4月16日
哈卡姆一世·賓·希沙姆勒—奧瑪維 796年6月12日至822年5月21日
阿卜杜勒—拉赫曼二世·賓·哈卡姆勒—奧瑪維英语Abd al-Rahman II 822年5月21日至852年
穆罕默德一世·賓·阿卜杜勒—拉赫曼勒—奧瑪維英语Muhammad I of Córdoba 852年至886年
蒙迪爾·賓·穆罕默德勒—奧瑪維英语Al-Mundhir of Córdoba 886年至888年
阿布杜拉·賓·穆罕默德勒—奧瑪維英语Abdullah of Córdoba 888年至912年10月15日
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賓·穆罕默德勒—奧瑪維 912年10月16日至929年1月16日
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自立為哥多華哈里發
哥多華哈里發國
哈里發 在位時間
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納賽爾·立—丁·阿拉 929年1月16日至961年10月15日
哈卡姆二世·穆斯坦綏爾·比—拉英语Al-Hakam II 961年10月15日至976年10月16日
希沙姆二世·穆阿亞·比—拉英语Hisham II 976年10月16日至1009年
穆罕默德二世·馬赫迪·比拉英语Muhammad II of Córdoba 1009年
蘇萊曼·穆斯塔因·比拉英语Sulayman ibn al-Hakam 1009年至1010年
希沙姆二世·穆阿亞·比—拉英语Hisham II 1010年至1013年4月19日
蘇萊曼·穆斯塔因·比拉英语Sulayman ibn al-Hakam 1013年至1016年
阿卜杜勒—拉赫曼四世·穆爾塔達·比—拉英语Abd al-Rahman IV 1017年
王朝遭漢穆迪德王朝英语Hammudid dynasty篡奪(1017年至1023年)
科爾多瓦哈里發國(復辟)
阿卜杜勒—拉赫曼五世·穆斯塔芝希爾·比—拉英语Abd al-Rahman V 1023年至1024年
穆罕默德三世·穆斯塔基非·比—拉英语Muhammad III of Córdoba 1024年至1025年
漢穆迪德王朝英语Hammudid dynasty空位時代(1025年至1026年)
科爾多瓦哈里發國(復辟)
希沙姆三世·穆塔德·比—拉英语Hisham III of Córdoba 1026年至1031年
王朝覆滅

奧瑪亞王朝譜系圖[编辑]

奧瑪亞王朝、哈希姆氏族英语Banu Hashim先知穆罕默德家族阿利德茲家族英语Alids阿拔斯王朝的關係
  非屬王朝的哈里發奥斯曼
阿卜杜·馬納夫英语Abd Manaf ibn Qusai
阿卜杜·薩姆斯英语Abd Shams ibn Abd Manaf哈希姆英语Hashim ibn Abd Manaf
奧瑪亞英语Umayya ibn Abd Shams阿卜杜勒—穆塔立卜
哈爾卜英语Harb ibn Umayya阿卜烏勒—阿斯英语Abu al-As ibn Umayya阿布杜拉英语Abdallah ibn Abd al-Muttalib阿布·塔利卜阿拔斯
阿布·蘇富揚阿富方英语Affan ibn Abi al-As哈卡姆英语Al-Hakam ibn Abi al-As先知穆罕默德阿里 (r. 656–661)阿卜杜阿拉英语Abd Allāh ibn ʿAbbās
穆阿維亞一世 (r. 661–680)奧斯曼 (r. 644–656)馬爾萬一世 (r. 684–685)阿利德茲家族英语Alids阿拔斯王朝 (r. 750–1258)
雅季德一世 (r. 680–683)阿卜杜勒-麥立克 (r. 685–705)阿卜杜勒-阿齊茲英语Abd al-Aziz ibn Marwan穆罕默德英语Muhammad ibn Marwan
穆阿維亞二世 (r. 683–684)韋立德一世 (r. 705–715)蘇萊曼 (r. 715–717)雅季德二世 (r. 720–724)希沙姆 (r. 724–743)歐麥爾二世 (r. 717–720)馬爾萬二世 (r. 744–750)
雅季德三世 (r. 744–744)伊布拉欣 (r. 744–744)韋立德二世 (r. 743–744)穆阿維亞英语Mu'awiya ibn Hisham
阿卜杜勒—拉赫曼一世 (r. 756–788)
希沙姆一世 (r. 788–796)
哈卡姆一世 (r. 796–822)
阿卜杜勒—拉赫曼二世英语Abd al-Rahman II (r. 822–852)
穆罕默德一世英语Muhammad I of Córdoba (r. 852–886)
阿布杜拉英语Abdullah ibn Muhammad al-Umawi (r. 888–912)蒙迪爾英语Al-Mundhir of Córdoba(r. 886–888)
穆罕默德
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 (r. 912–961)
阿卜杜勒-麥立克蘇萊曼哈卡姆二世英语Al-Hakam II (r. 961–976)阿卜杜勒-賈巴爾奧卜艾杜·阿拉
穆罕默德哈卡姆希沙姆二世英语Hisham II(r. 976–1009, 1010–1013)希沙姆阿卜杜勒—拉赫曼
阿卜杜勒—拉赫曼四世英语Abd al-Rahman IV (r. 1018–1019)希沙姆三世英语Hisham III(r. 1026–1031)蘇萊曼英语Sulayman ibn al-Hakam (r. 1009–1010)穆罕默德二世英语Muhammad II of Córdoba (r. 1009–1009)阿卜杜勒—拉赫曼五世英语Abd al-Rahman V (r. 1023–1024)穆罕默德三世英语Muhammad III of Córdoba (r. 1024–1025)

參見條目[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1. ^ Nardo, Don. The Islamic Empire. 12 September 2011 [2023-12-05]. ISBN 9781420508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4). 
  2. ^ Clot, André. Harun al-Rashid: And the World of the Thousand and One Nights. February 2014 [2023-12-05]. ISBN 978086356558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4). 
  3. ^ Simon Barton. A History of Spain. Macmillan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30 June 2009: 44–5. ISBN 978-1-137-01347-7. [失效連結]
  4. ^ Francis Preston Venable. A Short History of Chemistry. Heath. 1894: 21. 
  5. ^ 5.0 5.1 Watt 1986,第434頁.
  6. ^ 6.0 6.1 Hawting 2000a,第21–22頁.
  7. ^ Della Vida 2000,第837頁.
  8. ^ 8.0 8.1 8.2 Hawting, Gerald R. The first dynasty of Islam: the Umayyad caliphate AD 661 - 750 2. ed. London: Routledge. 2000. ISBN 978-0-415-24072-7. 
  9. ^ 9.0 9.1 9.2 Bosworth, C.E. Marwān I b. al-Ḥakam. 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6. Mahk - Mid. 1991: 621–623. ISBN 978-90-04-08112-3. 
  10. ^ Eisener. 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Second Edition. Volume IX: San–Sze. Leiden: E. J. Brill.. "Sulaymān b. ʿAbd al-Malik". 1997: 821–822. ISBN 978-90-04-10422-8. 
  11. ^ Shaban, M. A. Islamic History: Volume 1, AD 600–750 (AH 132): A New Interpret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1. ISBN 978-0-521-08137-5. 
  12. ^ Edgerton, Franklin. The Cambridge Shorter History of India. J. Allan , T. Wolseley Haig , H. H. Dodwell.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1935-12, 7 (4). ISSN 0022-2801. doi:10.1086/236272. 
  13. ^ Thapar, Romila. Early India: from the origins to AD 1300. Early India: from the origins to AD 130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ISBN 978-0-520-24225-8. 
  14. ^ Schmidt, Karl J., An atlas and survey of South Asian history, M.E. Sharpe, 1995, ISBN 978-1-56324-333-2 

延伸閱讀[编辑]

奧瑪亞王朝


古萊什氏族分支

當選正統哈里發 哈里發王朝
661年至750年8月6日
繼任者:
阿拔斯王朝
前任者:
奧瑪亞王朝成為哈里發王朝
哥多華埃米爾國埃米爾
756年5月15日至929年1月16日
埃米爾當選哈里發
新頭銜
哥多華哈里發國哈里發
929年1月16日至1017年
繼任者:
漢穆迪德王朝英语Hammudid dynasty
前任者:
漢穆迪德王朝英语Hammudid dynasty
哥多華哈里發國哈里發
1023年至1025年
繼任者:
漢穆迪德王朝英语Hammudid dynasty
前任者:
漢穆迪德王朝英语Hammudid dynasty
哥多華哈里發國哈里發
1026年至1031年
哈里發國解體為泰法諸國

Template:奧瑪亞王朝

Template:古萊什氏族 Template:安達盧斯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