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命名恐龍列表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内蒙古博物馆的查干诺尔龙骨架模型

非正式命名恐龙列表是一个关于未有正式科学名称恐龙的列表,仅含未正确发布或未正式发布学名的恐龍。此列表中的名称有以下类型:

  • 裸名Nomen nudum):即已发表但未能遵循《国际动物命名法规》无效名英语Unavailable name,因而不能用斜体字排印或在稿件的字下划横线。
  • 手稿名Nomen manuscriptum):即在手稿中出现但未正式公布的名称。除描述、定义、指示或鉴别特征外,手稿名等价于裸名
  • 论文名Nomen ex dissertationae):即在学位论文中出现但未正式公布的名称。
  • 研究人员或出版社给标本、分类群等起的昵称或描述性名称。

另需注意:

  • 此列表的“恐龙”不包括所有现生和已经灭绝的鸟类(現生鳥類與始祖鸟的最近共同祖先,及其所有的后裔)。
  • 重新描述或成为有效名之次异名者将从列表中删除(详见恐龙列表)。
目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参见

A[编辑]

阿拉摩暴龙[编辑]

“阿拉摩暴龙”的复原图英语Life restoration

阿拉摩暴龙英语"Alamotyrannus",意为“阿拉摩的暴君”)是北美晚白垩世一屬尚未描述的暴龙科的非正式名称,化石于20世纪初發現于新墨西哥州白楊山組英语Ojo Alamo Formation。它要么是一个独立属,要么仅为暴龙的异名。拟议的二名法布氏阿拉摩暴龙("Alamotyrannus brinkmani")是在2013年命名者撰写描述论文时建立。[1]

“阿拉摩暴龙”生存於大约7000万年前的马斯特里赫特阶早期,比已知最早出现的暴龙还要早200万年。[1]

恐龙艾伦[编辑]

化石

恐龙艾伦英语:"Alan the Dinosaur")是英国惠特比索特维克组英语Saltwick Formation中侏罗世阿连阶)发现的一节蜥脚类尾椎(YORYM:2001.9337)的非正式名称。它是英国最古老的蜥脚类动物,可追溯至1.76至1.72亿年前。其绰号命名自1995年发现化石的艾伦·古尔(Alan Gurr)。由于无法鉴定物种,所以未有正式名称。2015年进行的一项分析发现它是真蜥脚类的一员,可排除在梁龙超科之外,与鲸龙最为相似。[2]

“艾伦”的化石收藏于约克郡博物馆(Yorkshire Museum),为约克郡侏罗纪世界展览的一部分。[3]

阿马加剑龙[编辑]

阿馬加劍龍英语"Amargastegos")是阿根廷阿馬加組英语La Amarga Formation灭绝剑龙科鳥臀類恐龍的非正式名稱,由罗曼·乌兰斯基(Roman Ulansky)于2014年根据标本MACN N-43(包括背部皮内成骨、颈椎、尾椎及一块顱骨)命名。拟议的模式种短颈阿马加剑龙("A. brevicollum")。2016年,彼得·加尔冬(Peter Malcolm Galton)和肯尼思·卡彭特英语Kenneth Carpenter(Kenneth Carpenter)宣布它是一個無資格名稱,并将其鉴定为分類不明的剑龙類。[4]“阿马加剑龙”是南半球为数不多的剑龙类之一。[5]

安得拉龙[编辑]

安得拉龍英语"Andhrasaurus")是印度科塔組英语Kota Formation灭绝裝甲鸟臀目恐龙的非正式名稱,由罗曼·乌兰斯基于2014年根據部分顱骨、约30個皮内成骨及椎骨和四肢骨骼命名,拟议的模式种是印度安得拉龙("A. indicus")。所有化石皆保存在GSI的藏品中,并由纳特等人(2002年)分類於甲龙下目。[6]

2016年,彼得·加尔冬肯尼思·卡彭特英语Kenneth Carpenter指出“安得拉龍”的命名不符合ICZN的要求,宣布它为無資格名稱,并将其列为裝甲类未定屬,同时注意到纳特等人(2002年)描述的颌骨属于鳄形超目。[4]高尔顿2019年重新描述了“安得拉龍”装甲化石。[7]

昂雅克夏朗德的似鸟龙类[编辑]

昂雅克夏朗德的似鸟龙类英语"Angeac ornthomimosaur")是法国西部昂雅克夏朗德附近早白垩世(以前被认为年代为豪特里维阶巴列姆阶[8],但根据孢粉学,现在被认为是贝里亚阶凡蓝今阶[9][10]昂雅克夏朗德骨层英语Angeac-Charente bonebed阿基坦盆地地层的一部分)中一种未描述似鸟龙类分类单元的非正式名称。该分类单元没有牙齿,且已发现代表至少70具个体、函盖几乎整副骨骼的大量脱节残骸,[9]部分残骸由艾伦等人于2014年描述。[11]

盎格魯波塞東龍[编辑]

“盎格魯波塞東龍”化石

盎格魯波塞東龍英语"Angloposeidon")是英国南部怀特岛早白垩世巴列姆阶威塞克斯組一屬蜥脚类恐龙的非正式名称。[12]它可能属于腕龙科,但尚未正式命名。著名古生物学家德恩·奈許英语Darren Naish曾参与对标本的研究,并建议仅非正式使用此名称,不要公布。[13]然而,他本人却在其2010年著作《四足動物學》(Tetrapod Zoology Book One)一书中亲自发布了该名称。[14]遗骸由单个颈椎组成(MIWG.7306),表明它是一只非常大的动物,長達20米或更长。[15]

古盜鳥[编辑]

「遼寧古盜鳥」化石

古盜鳥英语"Archaeoraptor")是一件中国重要化石的非正式属名,该标本后来发现是由多种无关化石拼接而成。该裸名于1999年发表在国家地理杂志的一篇文章中,该杂志称这块化石是鸟类和陆栖兽脚类恐龙之间的“缺失环节”。在该刊正式出版之前,人们就已对此化石的真实性产生严重怀疑。进一步研究表明,这块化石是由不同物种化石碎片重组而成的赝品。周忠和等人2002年发现头部和上半身实际上属于原始鸟类燕鸟,同年另一项研究发现尾部属于2000年命名的小型有翼驰龙科小盗龙[16][17] 腿和脚属于一种未知的动物。[18][19]

大主教[编辑]

多個視圖中的“大主教”龙

大主教英语"The Archbishop")是种类似腕龙長頸巨龍的巨型腕龙科蜥脚类恐龙。因其与布氏腕龙(现为長頸巨龍)均在坦桑尼亚敦達古魯英语Tendaguru的同一地层发现,因此被长期视为后者的异名。然而,“大主教”显示出包括脊椎獨特形態和按比例延长的颈部在内的显著差异,表明它是一个独立属种。[20]化石由弗里德里克·米吉德(Frederick Migeod)在1930年发现。“大主教”是一个昵称,起到占位符的作用,因为标本目前没有学名。标本目前保存于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最终将由布里斯托尔大学邁克爾·泰勒英语Michael P. Taylor(Michael P. Taylor)博士重新描述。[21]2018年5月,泰勒开始着手描述“大主教”。[22]

大西洋鸭龙[编辑]

大西洋鸭龙英语:"Atlantohadros")更常见的名称是“默察特维尔的鸭嘴龙类”("Merchantville hadrosaur"),是晚白垩世新泽西州默察特维尔组英语Merchantville Formation一属鸭嘴龙科恐龙的非正式名称。布朗斯坦(2021年)发现“大西洋鸭龙”比特提斯鸭龙更为衍生,但比栉龙亚科赖氏龙亚科更原始。[23]

已知有三件标本:YPM VPPU.021813、YPM VPPU.021813和AMNH 13704YPM,皆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于蒙茅斯县马纳拉潘英语Manalapan Township, New Jersey马尔伯洛一带附近的弗瑞霍尔德英语Freehold Township, New Jersey西北8公里(5.0英里)处。前2件在同一地点发现,且具有相似的颜色、风化状况和尺寸,因此可能属于同一个体,但出于谨慎,作者仅赋予两者相同的编号。化石包括:两个喙骨、两个肩胛骨、一个股骨、一根肋骨、一个残缺的胫骨近端和一个标本铸型的齿齿(原始骨骼很可能已经遗失)。AMNH 13704由部分齿骨组成。其它一些零散骨骼包括一个隅骨、部分上颌骨、部分颧骨、颅顶碎片和几个肋骨碎片。[23]

B[编辑]

巴瓜龙[编辑]

巴瓜龙英语:"Baguasaurus",意为“巴瓜的蜥蜴”)是秘鲁晚白垩世坎帕阶马斯特里赫特阶乔塔组英语Chota Formation未描述岩盔龙类蜥脚下目恐龙的非正式名称。拟议的正模标本由尾椎组成,在莫瑞尔等人(1987年)的乔塔组评述中首次提及,[24]而“巴瓜龙”一名则是由拉腊门迪和莫利纳·佩雷兹(2020年)所创。[25]估计“巴瓜龙”长12米(39英尺)、重4公噸(8,800英磅)。[25]

俾路支龍[编辑]

俾路支龙英语"Balochisaurus",意為“俾路支蜥蜴”,以巴基斯坦俾路支部落命名)是生存于晚白垩世巴基斯坦的一種泰坦巨龍類蜥脚下目恐龙的非正式名稱。拟议的物种是馬氏俾路支龍("B.malkani")。俾路支龙化石(连同其他恐龙化石标本)是由巴基斯坦地质调查局一队古生物学家在维达格里附近发现。[26]俾路支龙由马尔卡尼(M. S. Malkani)于2006年根据帕布组英语Pab Formation马斯特里赫特阶维达格里段(Vitakri Member)发现的七节尾椎及归入该属的额外椎骨和部分颅骨所描述。俾路支龙和“马里龙”均被归入“俾路支龙科”(Balochisauridae)。威尔逊、巴雷特和卡拉诺(2011年)的研究视之为无效属。[27]

巴拉克龙[编辑]

三件曾被非正式归类于雷梁双腔龙的骨骼,现标名为“梁龙

巴拉克龙英语:"Barackosaurus")是用于描述怀俄明州莫里逊组启莫里阶沉积物中发现的蜥脚类化石的非正式名称。化石发现于达纳采石场(Dana Quarry),据推测,“巴拉克龙”长20米、重20吨。[28]亨利·加利安诺(Henry Galiano)和莱蒙多·阿伯斯多弗(Raimund Albersdorfer)于2010年撰写一篇未发表的文章,根据怀俄明州大角盆地(Big Horn Basin)达纳采石场(Dana Quarry)发现的私人收藏的数个完整标本提出双腔龙新种雷梁双腔龙英语:"Amphicoelias brontodiplodocus"),并为之取了一个绰号――“巴拉克龙”。他们认为,莫里逊组的大部分梁龙科化石其实是双腔龙的不同生长阶段或是不同性别,因此种名综合雷龙与梁龙。[29]但该分析遭到了大多数人的质疑。随后,其主要作者亦否认之前的文章,并解释说它“显然是一份草稿,有打字错误等等,而不是最后的论文。事实上,没有人试图将其印刷或发表”。[30]标本于2015年在新加坡李光前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31][32]

巴恩斯高地的蜥脚类[编辑]

巴恩斯高地的蜥脚类英语"Barnes High sauropod")为标本MIWG-BP001的非正式名称,是怀特岛威塞克斯組的一件未描述蜥脚类标本。该标本于1992年在巴恩斯高地(Barnes High)附近的悬崖上发现,目前归布賴斯通英语Brighstone附近未经认证的私营恐龙农场博物馆所有,[33]化石所有权情况被描述为“复杂”,目前研究人员无法接触该标本。[34]标本约有40%是完整的,由含一条基本完整前肢在内的部分颅后骨骼组成,包括:骶前椎、前段尾椎、肩带和四肢骨骼组成。它被认为是种腕龙科恐龍,由于椎骨相似,因此可能是更早命名的優腔龍的异名。[35]

巴約龍[编辑]

巴約龍英语"Bayosaurus")是一尚未描述的恐龙的非正式名称,由古生物学家罗多尔夫·科里亚英语Rodolfo Coria(Rodolfo Coria)、菲力·柯里英语Philip J. Currie(Philip J. Currie)和宝琳娜·卡拉巴赫(Paulina Carabajal)于2006年英语2006 in paleontology命名。“巴约龙”是种长约4米(13英尺)的阿贝力龙超科,化石出土于阿根廷内乌肯省土仑阶利桑德罗山组英语Cerro Lisandro Formation。“正模标本”MCF-PVPH-237包含2000年发现的背椎、骶椎、一个破碎的骨盆及其它部分骨骼。该名称被用于系统发育分析以确认MCF-PVPH-237的演化位置。[36]

伯齒龍[编辑]

伯齒龍英语"Beelemodon")是种未描述晚侏罗世兽脚类的非正式名称,可能属於虛骨龍類,化石包括美国怀俄明州发现的两颗牙齿。“伯齿龙”一名古生物学家羅伯特·巴克(Robert T. Bakker)于1997年英语1997 in paleontology自然科学院英语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的一次研讨会上首次提出。[37][38]伯齿龙牙齿最类似美颌龙,但没有独特特征,并且也和原始祖鸟及驰龙科存在相似之处。[38]

双凹波塞东龙[编辑]

椎骨

双凹波塞东龙英语:"Biconcavoposeidon")为AMNH FARB 291的占位符名称,是怀俄明州晚侏罗世莫里逊组中发现的腕龙科蜥脚类的五节连续的后段背椎。[39]除1898年在骨舱采石场(Bone Cabin quarry)发现的化石外,目前对双凹波塞东龙知之甚少。[40]

比霍爾龍[编辑]

比霍爾龍英语"Bihariosaurus",意為“比霍尔的蜥蜴”)是罗马尼亚早白垩世铝土矿角英语Bauxite of Cornet发现的一属无效的禽龙类恐龙。“模式种鋁土礦比霍爾龍("Bihariosaurus bauxiticus")由马林斯库于1989年命名但未作描述。“比霍尔龙”是种与弯龙相似的禽龙类恐龙。发表该分类单元的原始出版物中未提供详细描述,骨骼插图也不能将其与任何其它鸟脚类区分开来。[41][42]

比斯科夫龙[编辑]

比斯科夫龙英语"Biscoveosaurus")是南极洲詹姆斯罗斯岛馬斯特里赫特阶早期雪丘島組一件鸟脚类标本的非正式名称。化石发现于兰布角段(Cape Lamb Member),与另一种原始鸟脚类莫罗龙發現於同一地層,因此有人认为它可能是该物种的第二件标本,但由于莫罗龙正模标本较为破碎,且与“比斯科夫龙”化石材料不重叠,因此还不能进行检测。标本包括齿骨、牙齿、脑壳、部分上颌骨、前肢、椎骨和肩带,令该属比詹姆斯羅斯島上的其它鳥腳類更为獨特,因為后者化石中不存在颅骨和颅后骨骼。估计这种动物长约4至5米(13至16英尺)。[43]

C[编辑]

首都龍[编辑]

“首都龙”的椎骨

首都龙英语:"Capitalsaurus")是一块早白垩世大型兽脚类恐龙尾椎非正式属名。“首都龍”化石于1898年1月20日由工人于哥伦比亚特区第一街和二街的十字路口开凿下水道时发现。唯一已知标本被先后指定为两个不同物种——强大肌肉龙(Creosaurus potens)和强大伤龙(Dryptosaurus potens),但最后皆被推翻。20世纪90年代,古生物学彼得·克兰兹( Peter Kranz)断言该化石代表一个独特恐龙类型,并将其命名为“首都龙”。他成功通过当地学校组织运动,使“首都龙”成为华盛顿特区的官方恐龙英语List of District of Columbia symbols,并于1998年列入法律。[44][45]华盛顿特区在一年后将作为发现地的F街改为“首都龙公园”,并指定2001年1月28日为“首都龙日”。[44][46]

昌都龍[编辑]

昌都龍英语"Changdusaurus",亦拼写作"Changtusaurus")是一中侏罗世恐龙的非正式名称,化石发现于中国西藏。昌都龙被归类於剑龙科,“模式种装甲盾齿昌都龙("Changdusaurus laminoplacodus")由赵喜进于1986年命名,[47]但从未正式描述,现仍为無資格名稱。一項研究表明化石已经遗失。[48]

辛尼札龙[编辑]

辛尼札龙英语:"Cinizasaurus")是新墨西哥晚三叠世化石的非正式名称,最初被解释为属于兽脚类恐龙。遗骸NMMNH P-18400由胫骨椎骨和其它碎片组成,来自温盖特堡英语Fort Wingate附近晚三叠世卡尼阶钦利组英语Chinle Formation的蓝水溪段(Bluewater Creek Member)。安德鲁·赫克特(Andrew Heckert)在其未发表的论文中提出标本名称亨氏辛尼札龙("Cinizasaurus hunti"),但该名称从未被采纳,并在2007年对晚三叠世北美被认为属于恐龙的材料的重新叙述中首次在科学文献中被提及(内斯比特、厄米斯和帕克,2007年)。在重新叙述中,作者只能将材料分配给主龙形类[49]

卡曼奇龍[编辑]

卡曼奇龍英语"Comanchesaurus")是新墨西哥一具晚三叠世化石殘骸的非正式名称,最初被视为兽脚类动物。标本NMMNH P-4569由脊椎椎体和后肢组成,出土于瓜達盧佩縣上三叠统諾利階牛峽谷組英语Bull Canyon Formation。阿德里安·亨特(Adrian Hunt)在其未发表的论文中将模式种命名为克氏卡曼奇龍("C. kuesi"),但该名称从未被采用,并于2007年对被认为属于恐龙的北美晚三叠世材料的重新描述(内斯比特、厄米斯和帕克,2007年)中首次在科学文献中提及。作者在重新描述中发现这些材料属于“疑似分類不明的蜥臀目恐龍”。[49]

藏匿盗龙[编辑]

藏匿盗龙英语:"Cryptoraptor",意为“神秘的/隐藏的窃贼”)或译隐盗龙,是一件新墨西哥晚三叠世化石的非正式名称,最初被解释为属于恐龙。遗骸NMMNH P-17375是一具包含椎骨耻骨和部分股骨的破碎骨骼。该标本来自奎伊县上三叠统诺利阶牛峡谷组英语Bull Canyon Formation。阿德里安·亨特在其未发表的论文中将标本命名为洛氏藏匿盗龙("Cryptoraptor lockleyi"),但该名称从未被采纳,并在2007年对晚三叠世北美被认为属于恐龙的物质的重新描述(内斯比特、厄米斯和帕克,2007年)中首次在科学文献中提及。在重新描述中,作者只能将材料分配给主龙类[49]

藏匿暴龙[编辑]

藏匿暴龙英语:"Cryptotyrannus",意为“神秘的/隐藏的暴君”)或译隐暴龙,又称“默察特维尔的暴龙超科”("Merchantville tyrannosauroid"),是晚白垩世特拉华州默察特维尔组英语Merchantville Formation一属暴龙超科兽脚类恐龙的非正式名称。它被发现是伤龙的姐妹群,其存在令伤龙科得到恢复。[23]

所知于两件标本(均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即正模标本YPM VPPU.021795和副模标本YPM VPPU.022416(尽管相似的颜色和风化状况表明两者可能是同一个体),由部分脚骨、一节尾椎及手爪组成。脚部类似暴龙超科,形态也和伤龙极为相似,[23]与后者的唯一区别在于第四跖骨更为纤细,在近端图中具有三角形轮廓而非亚矩形轮廓。正模标本也曾一度暂时归入“古老腔龙”。[23]

正模标本上存在鲨鱼咬痕,可能是其残缺不全的原因。[23]

D[编辑]

大衝龍[编辑]

大衝龍英语"Dachongosaurus")是中国早侏罗世一種未描述蜥脚类恐龙的非正式名称。该属所知于云南下禄丰统英语Lower Lufeng Series锡内穆阶)暗红岩层(Dark Red Beds)中发现的至少一具部分连接的骨骼化石。[50]大冲龙可能属于鲸龙科,“模式种云南大衝龍("Dachongosaurus yunnanensis")由赵喜进于1985年命名。属名的另一种拼法是“Dachungosaurus”。“大冲龙”与赵喜进在1985和1983年创造的其它非正式名称一样,此后没有任何描述发表,而这些遗骸可能已被重新命名。[51]

達瑪拉龍[编辑]

達瑪拉龍英语"Damalasaurus",意為“達瑪拉蜥蜴”)是一屬早侏羅世植食性恐龍的非正式名称。它是種蜥脚类动物,但在演化支中的确切分类位置尚不清楚。包括肋骨在内的达玛拉龙化石皆发现于西藏大冶群英语Daye Group中段。归入本属的物种包括寬肋達瑪拉龍("Damalasaurus laticostalis")和大達瑪拉龍("D. magnus"),尽管两者可能属于同一物种。[52][50]

东生龙[编辑]

东生龙英语:"Dongshengosaurus")是中国辽宁省早白垩世巴列姆阶阿普第阶义县组一种禽龙类的非正式名称。拟议的模式种是中国东生龙("D. sinensis"),在潘睿2009年的硕士论文中首次命名。“正模标本”IVPP V13290是一具近乎完整的幼龙骨骼。[53]

杜兰特角龙[编辑]

杜兰特角龙英语"Duranteceratops")据称是来自地狱溪组角龍科開角龍亞科新分类单元。[54]2012年报道称,一个名叫约翰·卡特(John Carter)的业余化石猎人在南达科他州发现一只与三角龙不同的角龍科顱骨。[55][56][54]尽管尚未命名,但根据《史前时代》(Prehistoric Times)2017年春季第121期报道,该标本将被命名为“杜兰特角龙”。

E[编辑]

EK伤齿龙科[编辑]

SPS 100/44的已知材料[57]

EK伤齿龙科英语"EK troodontid",标本编号:SPS 100/44)是蒙古发现的一未命名伤齿龙科恐龙,因其化石发现于早白垩世沉积物中,而在科学文献里称作“EK伤齿龙科[註 1]。SPS 100/44由谢尔盖·库尔扎诺夫英语Sergei Kurzanov(Sergei Mikhailovich Kurzanov)于1979年苏联–蒙古古生物学考察期间发现。标本发现于蒙古人民共和国东戈壁省(戈壁滩东南部)卡马瑞努斯地(Khamareen Us locality)巴伦巴亚斯卡亚斯维塔(Barunbayaskaya Svita)的沉积物中。SPS 100/44由瑞钦·巴思钵英语Rinchen Barsbold(Rinchen Barsbold)和同事于1987年描述。[57]

化石残骸包含一具不完整骨骼,由脑壳、下颌骨下侧后部、一块有牙齿的上颌骨碎片、五节颈椎(疑似为第2至第6节)、关节连接且带有部分半月板的右手、左手第一指第一块指骨、左股骨远端及破碎的左右脚组成。巴思钵指出,与其它已知伤齿龙科相比,该标本体型较小且来自较古老的沉积物,但颅骨某些特征可能表明它是只幼龙。巴思钵还指出,颅骨高度融合和不寻常的足部形态也表明,它可能是一个未知分类单元的成体。由于标本不够完整,不能排除是某种已知伤齿龙科幼龙的可能,因此巴思钵采取保守立场,未给此标本命名。他还指出,SPS 100/44关节自然连接的手部并未显示出相应第三指的迹象,正如罗素和瑟金于1982年就伤齿龙所提出的那样。2007年,特纳和同事发现“EK伤齿龙类”是伤齿龙科一个独特的基干属,与金凤鸟及更多衍生伤齿龙科构成的演化支共处在一个多分支英语polytomy中。[58]

始甲骨龙[编辑]

始甲骨龙英语"Eoplophysis")是分布于英国中侏罗世石灰质砂层组英语Cornbrash Formation夏普山组英语Sharp's Hill Formation奇平诺顿组英语Chipping Norton Formation的一属剑龙类恐龙。[59]最初由德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弗里德里希·冯·休尼英语Friedrich von Huene(Friedrich von Huene)命名为古老膀龙Omosaurus vetustus)。[60]正模标本OUM J.14000是一根60-厘米-long(2-英尺)长的右股骨,属于一只幼年个体,发现于英国牛津郡中侏罗世(上巴通阶)的石灰质砂层组英语Cornbrash Formation,尽管从风化状况来看,其疑似是从略古老的大理石森林组英语Forest Marble Formation再沉积并移至此处。由于膀龙后来更名为锐龙,因此古老膀龙亦于1964年更名为古老锐龙(Dacentrurus vetustus)。[61]20世纪80年代,研究人员彼得·加尔冬检查了英国巴通阶所有已知剑龙类材料,并得出结论认为古老膀龙是有效种,且应暂时归类于勒苏维斯龙[62][63]然而,后来所有剑龙类分析皆视之为疑名[64][65]苏珊娜·梅德门特(Susannah Maidment)和同事在对剑龙类的单分类研究中指出,OUM J.14000与蜥脚类和剑龙类均有相同特征,但缺乏剑龙类独有的共有衍征,并将其归为恐龙未定属。[66]尽管如此,业余古生物学家罗曼·乌兰斯基还是为“古老膀龙”创建了新属名“始甲骨龙”(意为“黎明装甲外形”),并指出股骨与其它剑龙类的不同之处。[5]

真工部龍[编辑]

“真工部龙”颅骨IVPP 14559

真工部龍英语"Eugongbusaurus")是中国新疆牛津阶石树沟组一种新鸟臀类恐龙的非正式名称。拟议的模式种五彩湾工部龙("Gongbusaurus" wucaiwanensis)由董枝明于1989年根据两具部分骨骼描述为所知甚少的“牙齿分类单元工部龙属的第二个种。新种正模标本IVPP 8302为部分破碎骨骼,包含部分下颌骨、三节尾椎及部分后肢。第二件标本IVPP 8303由两节骶椎、八节尾椎及两条完整后肢组成。董枝明估计其长约1.3至1.5米(4.3至4.9英尺),并认为它是一只强壮且擅长奔跑的动物。他将工部龙属归入小型植食性双足恐龙构成的并系群演化支棱齿龙科[67]由于恐龙牙齿通常没有足够独特特征建属,所以其他古生物学家建议将五彩湾种移出公部龙并建立新属。[68]可能的替代名称“真公部龙”意外泄露,仍然是非正式的名称。[69]

F[编辑]

芬杜龙[编辑]

芬杜龙英语:"Fendusaurus")或译芬迪龙,是费达克(2006年)为标本FGM英语Fundy Geological Museum 998GF13-II(包含一个颅骨)提出的论文名,拟议的“模式种”是埃氏芬杜龙("F. eldoni")。归入“芬杜龙”的其它标本包括FGM998GF13-I、FGM998GF13-III、FGM998GF69、FGM998GF9和FGM998GF18,皆由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个小组发现。所有标本均含有股骨乌喙骨,虽然彼此特征略有差异,但可能是由种内变异造成。“芬杜龙”已知标本之前曾归入砂龙近似种(cf. Ammosaurus)。股骨和喙骨亦有助于鉴别不同个体,标本描述者蒂莫西·费达克(Timothy J. Fedak)发现每块石板均代表大约一具个体。“芬杜龙”发现于新斯科舍沃森布拉夫英语Wasson Bluff早侏罗世赫塘阶)的麦考伊溪组英语McCoy Brook Formation,是从新斯科舍发现的首个非鸟恐龙。由于五件“芬杜龙”标本皆出自麦考伊溪组,因此该地层是北美原蜥脚类最丰富的区域。该地层也类似于北美和亚洲的其它地层,因为它缺乏目前归类于近蜥龙的任何遗骸。费达克将“芬杜龙”归入大椎龙科[70]

“芬杜龙”标本包括大部分压碎的椎骨及四肢骨骼。该属可根据髂骨骶骨形态与近蜥龙进行区分。然而,一些标本中的“芬杜龙”股骨与喙骨形态差异巨大,费达克据此推测遗骸中可能存在不止一个物种。据费达克称,“芬杜龙”可通过伸长的颈椎、四节椎骶包含一节背骶和一节尾骶、髂骨中延长的髋臼后突及扩张的胫骨前远侧突与所有蜥脚类近亲区分开来。[70]

费尔干纳剑龙[编辑]

費爾干納劍龍英语"Ferganastegos")是吉尔吉斯斯坦中侏罗世费尔干纳盆地卡洛夫阶巴喇班赛组英语Balabansai Formation发现的一属可疑的剑龙类[5][71]“正模标本”IGB 001由四节前段背椎组成。[72]尽管阿韦里亚诺夫(A. O. Averianov)等人未考虑椎骨对属的鉴别意义,但俄罗斯恐龙爱好者兼业余古生物学家罗曼·乌兰斯基认为,IGB 001与其他剑龙类之间的差异足以证明二名法卡洛夫費爾干納劍龍"Ferganastegos callovicus",意为费尔干纳盆地卡洛夫阶的屋顶)的有效性,尽管他实际上并未亲自检查这些材料。[5]其他研究者仍声称该材料不具鉴别性,因此该属是个疑名[73]

铁甲龙[编辑]

铁甲龙英语:"Ferropectis")是得克萨斯州晚白垩世森诺曼阶鹰滩群英语Eagle Ford Group的一种结节龙科甲龙类恐龙,由马特·克莱蒙(Matt Clemens)在2018年一篇论文上非正式命名。[74]拟议的模式种是布氏铁甲龙("Ferropectis brysorum"),系统发育分析将其视为北方盾龙的姐妹群,位于一个由匈牙利龙欧洲盾龙爪爪龙形成的演化支中。

法国波塞东龙[编辑]

“法国波塞东龙”的股骨、椎骨及一根肋骨

法国波塞东龙英语:"Francoposeidon",意为“法国地震之神”)是法国昂雅克夏朗德早白垩世豪特里维阶昂雅克夏朗德骨层英语Angeac-Charente bonebed中一尚未描述的图里亚龙类蜥脚下目恐龙的非正式名称。拟议的“模式种”是夏朗德法国波塞东龙("F. charantensis"),[25]遗骸由脑壳、颅骨、牙齿、颈椎、背椎和尾椎、人字骨、骨盆及全部四肢骨骼组成,属于至少7具个体。[75]股骨长度测量约为2.35米(7.7英尺)(± 0.5米(1.6英尺)),使法国波塞东龙成为欧洲发现的已知最大蜥脚类之一。[76]

雙葉龍[编辑]

双叶龙英语"Futabasaurus")是日本晚白垩世兽脚类恐龙的非正式名称,仅所知于双叶群英语Futaba Group科尼亚克阶芦沢组英语Ashizawa Formation中发现的宽约56毫米(2.2英寸)的部分胫骨[77]“双叶龙”最大可能长到约2米(6.6英尺)长。“双叶龙”由长谷川等人(1987年)以“Futaba-ryu”的名字首次提及,[78]而“Futabasaurus”一词则是由大卫·兰伯特(David Lambert)于1990年创造,是对该恐龙日文昵称“Futaba-ryu”的转写。[79]董枝明和合著者简要讨论了这根胫骨化石,并发布一张照片。他们认为这块骨头属于一种分类不明的暴龙科[80]如果标本最终被描述和命名,将需要起一个不同的属名,因为“雙葉龍”这个名字已用于命名蛇颈龙类的一个属。[81]

G[编辑]

苦龍[编辑]

“苦龍”骨骼模型

苦龍英语:"Gadolosaurus")是发现于蒙古拜申察夫(Baishan Tsav)巴彦思楞组英语Bayan Shireh Formation的未命名幼年鸭嘴龙超科标本PIN no. 3458/5的非正式名称。[82]日本古生物学家斋藤恒正(Tsunemasa Saito)在其1979年出版的书中于该标本照片的标题中首次使用该名称。[83]该标本代表一只长约1米(3英尺3英寸)的个体,是苏联在日本举办的化石展览的展品之一。显然,“苦龙”这个名字源自西里尔语gadrosavrhadrosaur的日语拼音翻译,俄羅斯人从未想过要建立一个新的属名。[84]

虽然“苦龙”只是gadrosavr的误译,却以各种称呼出现在许多流行恐龙书籍中。唐诺·葛勒特英语Donald F.Glut在1982年的报告中说,“苦龙”要么属于禽龍類,要么属于鸭嘴龙類坐骨上没有隆起(即缺乏有隆起賴氏龍亞科特征),并认为其可能是某个已命名属如譚氏龍山东龙的幼龙。[85]大卫·兰伯特于1983年将其归入禽龙类,[86]但到1990年时改变了观点,因为当时“苦龙”被列为阿斯坦龙异名而不予置评。[79]大衛·諾曼英语David B. Norman(David B. Norman)和漢斯·戴爾特·蘇伊士(Hans-Dieter Sues)可能在2000年出版的一本关于蒙古和前苏联中生代爬行动物的书中提及这种动物但没有命名。这件20世纪70年代苏联蒙古联合考察期间發現的化石材料出自拜申察夫(Baishin Tsav)森諾曼階巴彥思楞組英语Bayan Shireh Formation,并在俄羅斯科學院中列為阿斯坦龙。[87]

阿韦里亚诺夫、洛帕丁和朝格特巴塔尔于2022年对该标本及其分类位置进行初步描述,发现其可能代表一个新分类单元的幼龙。该分类单元是同期鸭嘴龙超科戈壁鸭龙的近亲但较之更为衍生。[82]

蒙古似鸡龙[编辑]

“蒙古似鸡龙”化石

蒙古似鸡龙英语"Gallimimus mongoliensis")是瑞钦·巴思钵英语Rinchen Barsbold为巴彦思楞组发现的一具接近完整的骨骼(IGM 100/14)创建的非正式名称,但自从发现其与似鸡龙在某些特征上的差异后,小林快次(Yoshitsugu Kobayashi)与巴思钵在2006提出它可能属于一个不同属。[88]近期系统发育分析将蒙古似鸡龙包含在内,发现它是似多多鸟龙的近亲。[89]

地调龙[编辑]

地调龙英语"Gspsaurus")是种来自巴基斯坦苏莱曼盆地晚白垩世帕布组英语Pab Formation維達格里段的泰坦巨龙类蜥脚下目恐龙。模式种是巴基斯坦地调龙("Gspsaurus pakistani"),遗骸由颅骨和颅后骨骼组成。[90]同样由马尔卡尼命名的无效分类单元穆真龙被视为其异名。[91][92]

拟议的正模标本MSM-79-19及MSM-80-19均发现于2001年,由含有喙骨的部分颅骨组成,其中一部分最初归入杰氏马里龙。[93]

似鶴龍[编辑]

似鹤龙英语"Grusimimus""Tsurumimus")是蒙古早白垩世(豪特里維階巴列姆階希奈庫達組英语Shinekhudag Formation一屬未描述似鸟龍科的非正式名称。除颅骨之外的所有骨骼均已发现。“似鹤龙”由瑞欽·巴思鉢英语Rinchen Barsbold1997年英语1997 in paleontology命名,他还建议将种名取为“tsuru”。该标本(GIN 960910KD)于1996年发现,巴思鉢提出非正式名称之前对其进行了检查。2002年,小林快次和巴思鉢发表了关于该分类群的摘要和演化树,前者发表了一篇关于该标本的论文(称为“似鳥龍類未定屬”),并发现该分类单元在種系發生学上是似鳥身女妖龍的近亲,但可能更為衍生。[94]近期系统发育分析发现“似鹤龙”与北山龙似鹅龙关系密切。[89]

H[编辑]

罕烏拉龍[编辑]

罕烏拉龍英语"Hanwulosaurus")是晚白垩世尚未描述的恐龙的非正式名称。“罕乌拉龙”是种长约9米(30英尺)的甲龙類,这对於甲龙類来说是較長的。其化石发现于中国内蒙古。现已发现大部分骨骼,包括完整的颅骨椎骨肋骨肩胛骨尺骨股骨胫骨裝甲英语Armour (zoology);据早期报道称,“罕乌拉龙”可能是亚洲迄今发现的最完整甲龍类骨骼。研究过它的赵喜進认为,它可能属于甲龍类的一個演化支。该名称首次出现在2001年的新闻报道中。[95]

黑龍江龍[编辑]

黑龍江龍英语"Heilongjiangosaurus",意為“黑龙江蜥蜴”)是晚白垩世未描述鸭嘴龙科的非正式名称。它可能屬於賴氏龍亞科,实际上可能和卡戎龍是同种动物。其化石是在黑龙江省的马斯特里赫特阶岩層中发现。作为一个無資格名稱,目前尚不清楚它的命名是根據什么材料,但可能与1983年出版的一本非正式出版物中命名的嘉蔭滿州龍"Mandschurosaurus" jiainensis)有关。[96][97]

“模式种”为嘉蔭黑龍江龍("H. jiayinensis"),于2001年出现在李和靳编撰的一个动物区系名录中。[98]

廣野龍[编辑]

廣野龍英语"Hironosaurus",意为“廣野的蜥蜴”)是晚白垩世尚未描述的恐龍的非正式名稱,化石发现于日本福岛县廣野町。“广野龙”可能是种鸭嘴龙科,但尚未确认属于哪个亚科。化石相当零碎,由牙齿和疑似来自尾部的椎骨组成。由于这些化石从未在科学论文中完整描述过,“广野龙”被认为是一个無資格名稱。Hisa于1988年在一份鲜为人知的出版物中首次提及该属,[99]后来(1990年)大卫·兰伯特将其推广给更多读者。[79]董枝明、長谷川善和与东洋一认为这种动物属于鸭嘴龙科,但缺乏任何特征来进行更精确的鉴定(因此无法确定分类)。[80]

久野濱龍[编辑]

久野濱龍英语"Hisanohamasaurus",意為“久野濱的蜥蜴”)是晚白垩世尚未描述的恐龙的非正式名称。这個僅发现了几颗牙齒的無資格名稱最早出现于大卫·兰伯特1990年出版的一本普通恐龙书中。[80]尽管最初鉴定屬於梁龍科,但后来被重新鉴定为一种类似納摩蓋吐龍納摩蓋吐龍科。顾名思义,该属化石发现于日本。发现地点是福岛磐城市的一部分。[100]

I[编辑]

J[编辑]

將軍廟龍[编辑]

將軍廟龍英语"Jiangjunmiaosaurus" ) 是由某匿名作者于1987年为一个疑似單脊龍中華盜龍的嵌合体而创建的非正式名称。[101]

晋地甲龙[编辑]

晉地甲龍英语"Jindipelta")是一种发现于中国助马铺组英语Zhumapu Formation甲龙科的非正式名称。该属所知於森諾曼階岩層出土的部分骨骼,拟议的“模式种”是左云晋地甲龙("J. zouyunensis")。[102]此名最早是在2019年SVP文摘中與斑龍超科雲陽龍一起公布。[102]

朱莉盗龙[编辑]

“朱莉盗龙”的骨架模型

朱莉盗龙英语"Julieraptor")是2002年在蒙大拿州发现的一具驰龙科化石的昵称。同一具骸骨的一部分被非法挖掘出来,并被起了“Sid Victious”的绰号。随后,挖掘者因盗窃罪入狱。罗伯特·巴克因此又给这具标本起了“盗窃盗龙”("Kleptoraptor")的绰号,这具骨架被安排出售给皇家安大略博物馆[103][104][105]它所知于一件由颅骨(大部分缺失)、大部分尾椎、部分股骨、一些神经棘和颈椎以及一只爪子组成的近乎完整的骨骼,但是脑壳保存完好。

K[编辑]

加賀龍[编辑]

加賀龍属名"Kagasaurus",意为“加贺市的蜥蜴”)是种尚未描述的早白垩世恐龙的非正式名称。它是一种生存于现今日本的兽脚类模式种由Hisa于1988年命名,但仅所知于两颗牙齿。由于“加贺龙”从未被正式描述过,所以被认为是一个无资格名称。与“北谷龙”和胜山龙不同,加贺龙不太可能是福井盗龙的异名,而可能是种驰龙科。[106][107]

胜山龙[编辑]

胜山龙英语"Katsuyamasaurus")是日本北谷组英语Kitadani Formation早白垩世(巴列姆阶)一属分类不明的兽脚类的非正式名称,仅所知于单个尾椎和尺骨。该分类单元曾被非正式地称为“Katsuyama-ryu”,直到大卫·兰伯特(1990年)给它起了“胜山龙”这个无效的属名。丘尔(2000年)认为尾椎属于鸟脚类,奥利舍夫斯基(2000年)则认为该材料是福井盗龙的异名。然而化石中的尺骨与福井盗龙不同,巨大的鹰嘴英语olecranon也表明该分类单元不属于手盗龙形类[108]

海特兰龙[编辑]

海特兰龙英语"Khetranisaurus",在一些早期报告中也拼写为"Khateranisaurus"[109]以巴基斯坦的海特兰人英语Khetran命名,意为“海特兰的蜥蜴”)是巴基斯坦西部俾路支省晚白垩世蜥脚类泰坦巨龙科的一个非正式分类单元。拟议的物种是巴尔坎海特兰龙("K. barkhani"),由马尔卡尼于2006年根据马斯特里赫特阶帕布组英语Pab Formation维达格里段发现的一节尾椎所描述。它与“巴基龙”和“苏莱曼龙”一起被归类于“巴基龙科”(泰坦巨龙科的异名)。[110]威尔逊、巴雷特和卡拉诺(2020年)视之为无效属。[27]

朝鲜龙[编辑]

朝鲜龙英语"Koreanosaurus",意为“朝鲜的蜥蜴”)是一尚未描述的早白垩世阿普第阶阿尔布阶)恐龙的非正式名称。它很可能是种生存于韩国Gugyedong组英语Gugyedong Formation的驰龙科(或类似兽脚类),尽管有时也被分类於暴龙科棱齿龙科[111]该属由金港墨于1979年根据单个股骨DGBU-78命名,[112]但是到了1993年,金港墨决定将它归类于恐爪龙属的一个物种,并创建非正式名称“朝鲜恐爪龙”("D." "koreanensis")。[113]金港墨等人(2005年)后来将根据近侧嵴、轴形后转子及缺乏附属转子及中远嵴而将该标本归入手盗龙类。保存下来的第四转子类似恶灵龙伶盗龙[114]

克里斯蒂安龙[编辑]

克里斯蒂安龙英语:"Kristianasaura")是瑞典晚白垩世坎帕阶克里斯蒂安斯塔德盆地英语Kristianstad Basin一属纤角龙科角龙类恐龙的非正式名称。拟议的模式种乌格斯穆纳恩克里斯蒂安龙("K. ugnsmunnarnensis")于2001年非正式命名,之后在林德格伦等人(2007年)的研究中提及。[115]正模标本由四颗前颌骨牙齿、一颗齿骨牙齿、两节尾椎和右手的一节指骨组成,发现于Åsen和Ullstorp两地。[115][116]

昆明龙[编辑]

昆明龙英语"Kunmingosaurus")是种非正式命名的早侏罗世原始蜥脚类,化石于1954年发现于中国云南省。“模式种”兼唯一种是1985年赵喜进命名的武定昆明龙("Kunmingosaurus wudingensis")。该物种仅所知于冯家河组英语Fengjiahe Formation(或下陆丰统英语Lower Lufeng Series)发现的化石,包括骨盆、后肢和椎骨材料。[50][117][118][119]

L[编辑]

瀾滄江龍[编辑]

瀾滄江龍英语"Lancanjiangosaurus",有时也拼写成"Lanchanjiangosaurus";意为“澜沧江蜥蜴”,以中国的澜沧江命名)是一种尚未描述的中国中侏罗世蜥脚类恐龙的非正式名称。“模式种扎曲瀾滄江龍("L. cachuensis")由赵喜进于1985年命名,但至今仍是一个无资格名称。“澜沧江龙”发现于西藏达布卡群英语Dapuka Group[50]

李家沟龙[编辑]

李家沟龙英语"Lijiagousaurus",意为“李家沟的蜥蜴”)是中国四川省晚白垩世尚未命名的植食性禽龙类恐龙的非正式名称。该属由中国古生物学家欧阳辉所命名,但未经正式描述,因此被视为一个无资格名称。“李家沟龙”曾在重庆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指南中简要提及。[120][121]“正模标本”由后肢、肩胛骨、坐骨及其它碎片组成。[122]

利克霍勒龙[编辑]

利克霍勒龙英语"Likhoelesaurus",意为“利克霍勒的蜥蜴”)是一迄今仍未描述的主龙形类的名称,可能是一种恐龙或一种南非晚三叠世劳氏鳄目。“利霍克勒龙”由保罗·埃伦伯格(Paul Ellenberg)于1970年命名,“模式种”是巨型利克霍勒龙("Likhoelesaurus inges")。[123]该属命名自发现化石的莱索托小镇利克霍勒(Li Khole)。目前仅有牙齿发现,来自晚卡尼阶至早诺利阶下艾略特组英语Lower Elliot Formation[124]埃伦伯格(1972年)认为该属是一种巨大的肉食龙类恐龙,科琴和拉特则(1984年)认为它可能是巴苏陀齿龙英语Basutodon的近亲。[125][126]安德鲁·诺尔(Andrew Knoll)将“利克霍勒龙”列为劳氏鳄目,并指出本属很可能属于该分类群。[127]

洛帕龙[编辑]

洛帕龙英语:"Lopasaurus",意为“阿尔贝托·洛帕”的蜥蜴)是一尚未描述的驰龙科兽脚类恐龙的非正式名称,因其与鹫龙内乌肯盗龙彭巴盗龙的相似性而被认为属于半鸟亚科,化石出自巴西蓬托普莱斯1号遗址(Ponto 1 do Price site)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阶玛丽亚组英语Marília Formation[128]正模标本”为部分右跖骨(含第二、第三和第五跖骨),由阿尔贝托·洛帕(Alberto Lopa)在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期间发现,但该化石在卢埃林·伊弗·普莱斯英语Llewellyn Ivor Price(Llewellyn Ivor Price)1980年去世后不久就遗失了。[128]“洛帕龙”在布鲁姆等人对渔龙的叙述中简要提及,并在题为《巴西恐爪龙类的记录》(The record of deinonychosaurians in Brazil)的一节中暂时归类于半鸟亚科。[128]尽管“洛帕龙”和渔龙发现于同一地层,但作者并未将其归入后者。[128]

M[编辑]

頰齒龍[编辑]

颊齿龙英语"Magulodon" ) 是一尚未描述的早白垩世(约1.12亿年前的阿普第阶阿尔布阶)恐龙的非正式名称。它可能是种鸟臀类,要么属于鸟脚类,要么属于基干角足龙类,化石发现于现在的美国马里兰州。“模式种米尔柯克颊齿龙("Magulodon muirkirkensis")由克兰兹于1996年命名。[129]“颊齿龙”是一个所谓的“牙齿分类单元”,即仅根据牙齿命名;由于缺乏正式描述,因此也是一个无资格名称。在一篇论文中,该属被视为分类不明的标本。论文中提及了该物种拟议的正模标本,但避免使用“颊齿龙”这个名称,以防止分类混乱。[130]

马耳他角龙[编辑]

马耳他角龙英语:"Maltaceratops")是蒙大拿州晚白垩世坎帕阶朱迪斯河组英语Judith River Formation未描述尖角龙亚科角龙类的非正式名称。拟议的模式种是哈氏马耳他角龙("M. hammondorum"),[131][132]拟议的正模标本可能是一个颅骨。[133]该属之前曾被昵称为“马耳他的新分类单元”("Malta new taxon")。[134]

曼加桓加龙[编辑]

曼加桓加龙英语:"Mangahouanga",命名自同名河流曼加桓加溪,又称特霍厄河英语Te Hoe River)或“琼·威芬英语Joan Wiffen的兽脚类”(Joan Wiffen's theropod")是新西兰塔霍拉组英语Tahora Formation一种兽脚类的非正式名称,化石是单个椎骨,由琼·威芬英语Joan Wiffen(Joan Wiffen)于1975年发现,发现者当时认为该化石可能属于斑龙科。此椎骨由莫尔纳于1981描述,[135]并由阿格诺林等人于2010年列为分类不明的兽脚类。[136]“曼加桓加龙”一名由莫利纳·佩雷兹和拉腊门迪(2016年)所创,但并未给出种名。[137]命名者估计“曼加桓加龙”长3.5米(11英尺)、重130公斤(290英磅)。

穆真龙[编辑]

穆真龙英语:"Maojandino")是种泰坦巨龙类蜥脚类恐龙,化石发现于巴基斯坦苏莱曼盆地维达格里组的晚白垩世红色泥岩。拟议的模式种是亚兰穆真龙("Maojandino alami")。该恐龙与包括海特兰龙苏莱曼龙巴基龙地调龙西莱基无辜龙尼克龙在内的其它蜥脚类共享栖息地。[138]

马里龙[编辑]

马里龙英语"Marisaurus",意为“马里的蜥蜴”,以巴基斯坦的马里部落命名)是巴基斯坦西部俾路支省晚白垩世泰坦巨龙类的一个非正式分类单元。“模式种”是杰氏马里龙("M. jeffi"),由马尔卡尼于2006年根据马斯特里赫特阶帕布组英语Pab Formation维达格里段发现的尾椎所描述。[139]许多额外材料包括部分颅骨、大量椎骨及后肢皆归入本属。“马里龙”和“苏莱曼龙”被一起归入“俾路支龙科”,尽管该科现为萨尔塔龙科的异名。[110][140]威尔逊、巴雷特和卡拉诺(2010年)视之为无效属。[27]

摩洛哥盗龙[编辑]

摩洛哥盗龙英语:"Maroccanoraptor")是摩洛哥卡玛卡玛群一种半鸟亚科兽脚类恐龙的非正式名称。拟议的模式种是埃尔贝格摩洛哥盗龙("M. elbegiensis"),由辛格(2015年)根据一块单个乌喙骨所描述。[141]该化石后被认为属于非恐龙鳄形类英语crocodyliform[142]

健頸龍[编辑]

健颈龙英语"Megacervixosaurus",意为“巨颈蜥蜴”)是晚白垩世未描述植食性恐龙的非正式名称。“健颈龙”是种生存于现在中国的泰坦巨龙类蜥脚下目恐龙。“模式种”是西藏健颈龙("Megacervixosaurus tibetensis"),由中国古生物学家赵喜进于1985年命名。“健颈龙”从未被正式描述过,至今仍是一个无资格名称[143]

巨侧空龙[编辑]

巨侧空龙英语:"Megapleurocoelus")是摩洛哥卡玛卡玛群一种非正式命名的鞭尾类蜥脚下目恐龙。拟议的模式种是门氏巨侧空龙("M. menduckii"),由辛格(2015年)首次描述,“正模标本”JP Cr376是单个背椎椎体。[141]

米魯龍[编辑]

“米鲁龙”的膝关节和爪子

米鲁龙英语"Merosaurus" )是一分类不明的恐龙的非正式名称,生存于早侏罗世(约1.9亿年前的辛涅缪尔期多塞特郡查茅斯英语Charmouth,化石发现于1847年或更早,要么来自蓝里阿斯组英语Blue Lias Formation,要么出土于查茅斯泥岩组英语Charmouth Mudstone Formation。“米鲁龙”隶属兽脚亚目,可能是种生存于现今英国的坚尾龙类。“模式种”是纽氏米鲁龙("Merosaurus newmani"),由塞缪尔·威尔斯(Samuel Welles)、H·P·鲍威尔(H. P. Powell)和斯蒂芬·皮克林(Stephan Pickering)于1995年根据一只爪子及曾被认为属于腿龙的腿骨(膝关节)所命名。[144][145]

微頭龍[编辑]

微头龙英语:"Microcephale",意为“微型的头”)是晚白垩世的一小型厚头龙类恐龙的非正式名称,也被称为“北美矮小物种”("North American dwarf species")。其化石发现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坎帕阶晚期的恐龙公园组。对这种恐龙的了解并不多,因为其尚未被完全描述,因此是一个无资格名称。“微头龙”化石包含微小的头盖骨,由古生物学家保罗·塞里诺英语Paul Sereno(Paul Sereno)于1997年在一份厚头龙类恐龙列表中首次提及。[146]这些头盖骨的尺寸不到5厘米(2.0英寸)。该属目前未有潜在的种名。

微齒龍[编辑]

微齿龙英语:"Microdontosaurus",意为“小齿蜥蜴”)是中国一未描述蜥脚类恐龙的非正式名称,是根据西藏中侏罗世达布卡群英语Dapuka Group中发现的化石所命名,拟议的模式种大冶微齿龙("M. dayensis")。[50]与赵喜进在1985或1983年创建的其他非正式名称一样,从那时起就没有使用过,可能已命名为其它属。[147]

察雅小猎龙[编辑]

察雅小猎龙英语:"Microvenator chagyabi")是中国西藏早白垩世卢拉组英语Lura Formation疑似属于虚骨龙类未描述兽脚类恐龙的非正式名称。该物种由赵喜进(1985年)所命名,[143]拟议的正模标本由牙齿组成。[148]

御船龍[编辑]

御船龙英语"Mifunesaurus",意为“御船町的蜥蜴”)是一属未措述的的已灭绝兽脚亚目恐龙,发现于日本的森诺曼阶岩层。已知“御船龙”化石仅含几块骨骼,包括胫骨指骨跖骨及一颗单个牙齿。该属由Hisa于1985年命名,但尚未指定物种。[149]

米切尔的鸟脚类[编辑]

米切尔鸟脚类英语:"Mitchell ornithopod")是俄勒冈州米切尔英语Mitchell, Oregon附近发现的一种鸟脚类恐龙的非正式昵称,是该州首个有记载但并非首次发现的恐龙;一种鸟脚类的骶骨已于19世纪60年代在塞巴斯蒂安角英语Cape Sebastian, Oregon发现并于1994年发掘出来,但直到2019年才被描述。[150][151][152]已知骨骼F118B00是一块趾骨(右腿脚部中趾的第三趾骨),于2015年由格雷戈里·雷塔拉克(Gregory Retalack)和其学生在一次年度实地考察中发现,位于阿尔布阶哈兹佩斯组英语Hudspeth Formation的一层。[153]2021年,格洛瑞亚·卡尔(Gloria Carr)发现另一块疑似属于同种鸟脚类的椎骨。[154]这块骨骼是在地面上发现的,因此无需挖掘,而雷塔拉克立刻意识到它与附近散落的各种海洋生物化石不同。[150]2018年,这块骨骼由雷塔拉克、杰西卡·西奥多(Jessica Theodor)、爱德华·戴维斯(Edward Davis)、萨曼莎·霍普金斯(Samantha Hopkins)、保罗·巴雷特(Paul Barrett)等人所描述。[153]该化石是一具被卷进海洋的臃肿尸体的一部分,很可能来自爱达荷州,尽管后期研究如斯特罗默(2021年)对此表示质疑,并提出它可能是在一场泥石流中沉积下来的。[154]

后来,人们将该骨骼与其它更完整鸟脚类遗骸进行比较,发现“米切尔鸟脚类”的骨骼与鸭嘴龙类禽龙类最为相似,尽管它很可能是种原始鸟脚类。[153]雷塔拉克认为该骨骼属于一个新属,尽管没有足够遗骸作为该说法的依据。[150]

茂师龙[编辑]

“茂师龙”的肱骨

Hisa在1985年将日本早白垩世宫古群英语Miyako Group的一件不完整蜥脚类肱骨(NSM PV17656)命名为茂师龙英语"Moshisaurus"或"Moshi-ryu")。董枝明等人(1990年)和长谷川善和等人(1991年)将其归入马门溪龙,但是东洋一与Tomida(1998年)和巴雷特等人(2002年)则将其归入蜥脚下目未定属。[155][156][157]

N[编辑]

牛頓龍[编辑]

“牛顿龙”齿骨模型的插图

牛顿龙英语"Newtonsaurus")是为兽脚类恐龙的一个物种岗勃镰齿龙 ( Zanclodon cambrensis)所建立的非正式属名。该物种建立于一块于1898年发现于威尔士瑞替阶利斯托克组英语Lilstock Formation齿骨外模英语Fossil#Casts and molds即标本BMNH R2912,并由埃德温·图利·牛顿英语Edwin Tulley Newton(Edwin Tulley Newton)于1899年描述。[158]拉尔夫·莫纳尔(Ralph Molnar)于1990年将该分类单元重新分配至斑龙属,随后彼得·加尔冬于1998和2005年亦遵循这一分类。该物种没有鉴别特征,因此被视为疑名,并且因为具有较低的间齿板英语Interdental plate 和仅拥有一个麦氏软骨槽英语Meckelian groove而被认为是鸟吻类之外的腔骨龙超科兽脚类。[159]也有人认为它可能是另一种分类不明的掠食性主龙类。[160]

牛顿龙由斯蒂芬·皮克林(Stephan Pickering)于1999年命名,属名致敬该物种的描述者。自1999年在私人出版物中出现以来,古生物学家就一直避免使用该名称,尽管岗勃镰齿龙("Zanclodon" cambrensis)或岗勃斑龙("Megalosaurus" cambrensis)等称谓均已用于该分类单元。[161][162]

格西龍[编辑]

格西龙英语"Ngexisaurus")是中国西藏中侏罗世达布卡群英语Dapuka Group一属疑似属于鸟兽脚类未描述兽脚类的非正式名称。“模式种达布卡格西龙("Ngexisaurus dapukaensis")由赵喜进于1983年命名。[163][164][165]赵喜进(1985年)建立的“格西龙”的一个异名是“达布卡斑龙("Megalosaurus" dapukaensis),[143]Fossilworks则更适当地将“达布卡斑龙”列为与“格西龙”不同的斑龙科坚尾龙类[166]

尼克龙[编辑]

尼克龙英语:"Nicksaurus")是巴基斯坦苏莱曼盆地维达格里组晚白垩世红色泥岩中一种非正式命名的泰坦巨龙科蜥脚类恐龙。这种恐龙与包括海特兰龙苏莱曼龙巴基龙地调龙西莱基无辜龙穆真龙在内的其它蜥脚类恐龙共享栖息地。[138]拟议物种是拉氏尼克龙("Nicksaurus razashahi")。

諾爾龍[编辑]

查干诺尔龙头部特写

诺尔龙英语:"Nurosaurus",发音Nur-o-saw-rus,意为“诺尔的蜥蜴”)是一蜥脚类恐龙的非正式名称。该属所知于一具不完整的巨型骨骸,并由董枝明1992年英语1992 in paleontology描述并命名为查干诺尔龙("Nurosaurus qaganensis")。化石发现于内蒙古二连浩特东南65 km(40 mi)处的查干诺尔组英语Qagannur Formation。该地层的地质年龄比含鹦鹉嘴龙固阳群英语Guyang Group还要早,但仍为早白垩世。该化石发现于剑龙类骨板和肩胛骨旁边。[167]

诺尔龙以左脚第四趾第一个趾骨上的应力性骨折而闻名,这是首个被确认的此类骨折,此后在迷惑龙重龙腕龙圆顶龙梁龙的趾骨及跖骨上均有发现。[168]

O[编辑]

小原龙[编辑]

小原龙英语:"Oharasisaurus")是日本早白垩世桑岛组英语Kuwajima Formation尚未描述的多孔椎龙类蜥脚下目恐龙的非正式名称,可能属于盘足龙科。“小原龙”一名是由莫利纳·佩雷兹和拉腊门迪(2020年)所创。[25]“正模标本”是一颗牙齿,由松冈于2000年首次提及。[169]

似奥克龙[编辑]

似奥克龙英语:"Orcomimus",发音为or-coh-MEEM-us)是6600万年前晚白垩世尚未描述的恐龙的非正式名称。“似奥克龙”是种生存于现在美国南达科他州似鸟龙科,由迈克尔·特里博尔德(Michael Triebold)于1997年命名,但从未被正式描述过,目前还只是一个无资格名称。“似奥克龙”是种双足兽脚类,但仅有骨盆和后肢被发现。“似奥克龙”被认为是当时似鸟龙类中相对衍生的,尽管这很难从已发现的有限化石中分辨出来。[170]它可能属于地狱溪组中的某种已知似鸟龙类。

峨山龙[编辑]

峨山龙英语:"Oshanosaurus",意为“峨山蜥蜴”)是中国云南省早侏罗世一属迄今尚未描述的蜥脚类恐龙的非正式名称。化石发现于下陆丰统英语Lower Lufeng Series。拟议的“模式种杨氏峨山龙("Oshanosaurus youngi")由赵喜进于1985年创建。[50]它有时被认为与畸齿龙科有关,这似乎是由于在赵喜进(1985年)的文章中与滇中龙(以前被认为是一种畸齿龙科)的一个物种并置造成的。[171]

“峨山龙”化石由赵喜进于1971年在峨山彝族自治县滇中地区发现。[50]莫利纳·佩雷兹和拉腊门迪在2019年出版的知名图鉴《恐龙大全》(Dinosaur Facts and Figures)中提出该化石属于兽脚类峨山龙,但未作详细阐述。

多孔骨龙[编辑]

多孔骨龙英语:"Osteoporosia")是摩洛哥卡玛卡玛群一种非正式命名的兽脚类,可能属于鲨齿龙科大盗龙类。“模式种巨大多孔骨龙("O. gigantea")由辛格于2015年首次描述,“正模标本”JP Cr340由一颗牙齿及一块不明骨骼(可能是背椎神经弓)组成。[141]

2019年一份兽脚类动物区系列表将其列为厚顶索伦眼龙的潜在异名。[137]

鄂托克龙[编辑]

鄂托克龙英语:"Otogosaurus")是中国内蒙一种非正式命名的蜥脚类。拟议的模式种为萨茹拉鄂托克龙("Otogosaurus sarulai"),所知于包括一个2.2米(7.2英尺)长的胫骨在内的部分颅后遗骸和几个脚印。[172]属名“鄂托克龙”命名自发现地所在的内蒙古鄂托克旗,种名“萨茹拉”命名自发现化石的女孩。尽管有时被当作一个有效分类单元,并附有对赵(2004年)或赵和谭(2004年)的论文的引用,[25]但学者们尚未找到这样的参考来源,[172][173]因此,在论文被发现之前,“鄂托克龙”仍是一个非正式的名称。

P[编辑]

巴基龙[编辑]

巴基龙英语:"Pakisaurus",意为“巴基斯坦的蜥蜴”)是巴基斯坦西部俾路支省晚白垩世泰坦巨龙类蜥脚类恐龙的一个非正式分类单元。拟议的物种是俾路支巴基龙("P. balochistani"),由马尔卡尼于2016年根据马斯特里赫特阶帕布组英语Pab Formation维达格里段发现的四节尾尾椎所命名。另有三节尾椎分配至这个物种。作者建立了一个名为“巴基龙科”(Pakisauridae)的分类群,现在为命名更早的泰坦巨龙类的异名。“巴基龙”被视为同样来自巴基斯坦苏莱曼龙海特兰龙的近亲。[110]威利森、巴雷特和卡拉诺(2011年)在北方耆那龙近似种Jainosaurus cf. septentrionalis)骨骼的描述中视之为无效属。[27]

马尔卡尼(2019年)将穆里亚夸特安诺卡龙英语:"Anokhadino mirliaquati")列为俾路支巴基龙的异名。[174]

足爪龙[编辑]

足爪龙英语:"Podischion")是一属非正式命名的鸭嘴龙科,所知于1911年巴纳姆·布朗带领的团队在阿尔伯塔省红鹿河英语Red Deer River发现的一具骨骼。标本被暂定名为“足爪龙”,直到2010年才在丁格斯和诺瑞尔出版的文献中提及。[175][101]这件骨骼可能代表了一只亚冠龙个体。[101]

Q[编辑]

R[编辑]

罗纳尔多盗龙[编辑]

罗纳尔多盗龙化石模型

罗纳尔多盗龙英语"Ronaldoraptor" )又称米特拉塔的偷蛋龙类("Mitrata" Oviraptorid)是蒙古一种未描述的偷蛋龙类[176]已被列为“偷蛋龙类未定属”("Oviraptor sp.")。[177]2003年,路易斯·雷英语Luis Rey(Luis Rey)在他的《恐龙野外指南:中生代旅行者必备手册》(A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The Essential Handbook for Travelers in the Mesozoic)一书中首次使用此名称。他在书中画了一幅插图,标题为“罗纳尔多盗龙”。[176]罗纳尔多盗龙可能是奥氏葬火龙的近亲。

发现龙[编辑]

正模标本

发现龙英语:"Rutellum"[註 2],暂译)是一个前林奈式名称,用于称呼一件中侏罗世恐龙标本。它是一种蜥脚类,可能属于鲸龙科[178]生存于今天的英格兰。标本称为牵涉发现龙("Rutellum implicatum"),由爱德华·卢德英语Edward Lhuyd(Edward Lhuyd)于1699年描述,[179]是最早被认为是恐龙的命名实体。[178]它基于一颗牙齿,收集于牛津郡威特尼附近的卡斯韦尔。[180]

因为“牵涉发现龙”在1758年(根据ICZN的正式起始日期)之前命名,因此不被认为是一个有效学名。

S[编辑]

薩維納斯龍[编辑]

萨维纳斯龙的骨架

萨维纳斯龙英语 : "Sabinosaurus""Sabinosaurio")是墨西哥萨维纳斯盆地(Sabinas Basin)发现的部分鸭嘴龙类骨骼即标本PASAC-1的非正式名称。拟议的模式种是科阿韦拉萨维纳斯龙("Sabinosaurus coahuilae")。吉姆·柯克兰(Jim Kirkland)和同事最初将其描述为分离龙属未定种(Kritosaurus sp.),[181]但普里托·马尔克斯(2014年)视之为分类不明的栉龙亚科[182]这具骨骼比其他已知标本大出约20%,长约11米(36英尺),坐骨有明显弯曲,代表已知的最大的北美栉龙亚科。不幸的是,遗骸颅骨上的鼻骨也不完整。[181]

萨尔达姆龙[编辑]

萨尔达姆龙英语 : Saldamosaurus)是一属非正式命名的剑龙科恐龙,所知于俄罗斯西伯利亚早白垩世萨尔达姆组英语Saldam Formation发现的完整脑壳。“模式种”图瓦萨尔达姆龙("Saldamosaurus tuvensis")由罗曼·乌兰斯基于2014年命名,[5]但根据加尔冬和卡彭特(2016年)的说法,它的命名不符合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的要求,因此是一个无资格名称。[183]

似萨尔蒂约龙[编辑]

“似萨尔蒂约龙”骨骼重建

似萨尔蒂约龙英语"Saltillomimus" ) 是墨西哥晚白垩世(坎帕阶晚期)普韦布洛山组英语Cerro del Pueblo Formation中发现的一属似鸟龙科兽脚类的非正式名称,所知于标本SEPCP 16/237——含1998年发现的部分尾椎、大部分后肢及前肢——及疑似的幼龙标本SEPCP 16/221——含部分后肢及骨盆,“模式种”快速似萨尔蒂约龙("Saltillomimus rapidus")由玛莎·卡洛琳娜·阿格诺林·马丁内兹(Martha Carolina Aguillón Martinez)于2010年英语2010 in paleontology命名。[184]2014年,沙漠博物馆(Museo del Desierto)展出了一具“似萨尔蒂约龙”的骨骼重建,突出了其结合亚洲北美似鸟龙类特征的强健腿部及怪异臀部。该分类单元是在马丁内兹2010年的硕士论文中命名,因此是一个无效的论文名。[94]

山出龍[编辑]

山出龙英语"Sanchusaurus",意为“来自山出的蜥蜴”)是亚洲早白垩世一种似鸟龙类恐龙的非正式名称,仅所知于日本中崎市[185]发现的部分尾椎[80]董枝明(1990年)认为山出龙是似鸡龙的异名,[80]但两个物种在生存年代和地理位置上的巨大差异使这种观点站不住脚。该属从未被正式描述过,被认为是一个无资格名称。“山出龙”在1985年由Hisa首次提及但未正式描述。[186]

西莱基无辜龙[编辑]

西莱基无辜龙英语"Saraikimasoom")是巴基斯坦维达格里组英语Vitakri Formation一种无效的泰坦巨龙类恐龙。“模式种”维达格里西莱基无辜龙("Saraikimasoom vitakri")由马尔卡尼于2015年在一篇描述了多种巴基斯坦恐龙如地调龙尼克龙穆真龙的论文中命名。[187]“西莱基无辜龙”目前被视为一个手稿名。

蜥足龙[编辑]

蜥足龙英语:"Sauropodus")是阿根廷乌因库尔组英语Huincul Formation一种非正式命名的岩盔龙类蜥脚下目恐龙。拟议的正模标本由一颗牙齿、椎骨、疑似的肋骨、一个肩胛骨、一个肱骨、一个股骨、胫骨和腓骨组成,[188]与另一种蜥脚类贝利威利斯冈龙在同一地区发现。[189]

Shake-N-Bake兽脚类[编辑]

Shake-N-Bake兽脚类英语 : "Shake-N-Bake theropod")是卡岩塔组英语Kayenta Formation一种未描述的腔骨龙超科,所知于哈佛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部分骨骼MCZ 8817。[190][191]

暹羅劍龍[编辑]

暹罗剑龙英语 : "Siamodracon")是剑龙科恐龙已灭绝的一个无效,所知于泰国浦卡东组英语Phu Kradung Formation发现的一节背椎,“模式种”高棘暹罗剑龙("Siamodracon altispinus")由罗曼·乌兰斯基于2014年描述。据加尔冬和卡彭特(2016年)声称,其命名不符合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的要求。[5][183]“暹罗剑龙”是东南亚发现的第一种装甲亚目恐龙[5]

拟西得龙[编辑]

拟西得龙英语:"Sidormimus")是尼日尔埃拉兹组英语Elrhaz Formation发现的一属西北阿根廷龙科的非正式名称。首具标本由克里斯·西得(Chris Sidor)于2000年发现,随后里昂立即在项目勘探网站上对其进行描述,并附有一张正模标本的照片。[192]同年,国家地理网站上将同一张照片标为“Dogosaurus”。其亦称作加杜法瓦的西北阿根廷龙科("Gadoufaoua noasaurid")。2005年,西得本人证实“拟西得龙”就是埃拉兹组的西北阿根廷龙科。“拟西得龙”已被保罗·塞里诺英语Paul Sereno(Paul Sereno)三次提及。[193][194][195]本属所知于部分颅后骨骼,颈部和肋骨在标本发现时露出地面。

中国蜥结龙[编辑]

中国蜥结龙英语:"Sinopeltosaurus")已灭绝腿龙科鸟臀目恐龙的一个可疑,由罗曼·乌兰斯基于2014年描述。该属来自中国云南省下侏罗统禄丰组英语Lufeng Formation模式种兼唯一种是微型中国蜥结龙("S. minimus"),已知化石为关节连接的髁骨。[5]标本FMNH CUP 2338包含胫骨及腓骨远端、跗骨远端、大部分跖骨及部分趾骨。FMNH CUP 2338作为少数基于髁及脚部特征的可确认早侏罗世鸟臀目标本,由兰德·厄米斯(Randall Irmis)和法比安·诺尔(Fabian Knoll)于2008年描述。[196]2016年,彼得·加尔冬肯尼思·卡彭特英语Kenneth Carpenter宣布它是一个疑名,并列为鸟臀目(可能属于装甲类)未定属。[4]

斯卡拉奔龙[编辑]

斯卡拉奔龙的骨骼重建

斯卡拉奔龙英语:"Skaladromeus")或称凯帕罗维茨的鸟脚类("Kaiparowits ornithopod"),是一种来自凯帕罗维茨组英语Kaiparowits Formation鸟脚类,在克林特·博伊德(Clint Boyd)2012年的一篇学位论文中命名。[197][198]拟议的模式种是戈氏斯卡拉奔龙("Skaladromeus goldenii")。

索萨巨龙[编辑]

索萨巨龙英语:"Sousatitan")是巴西早白垩世里约皮拉尼亚组英语Rio Piranhas Formation一种未描述泰坦巨龙类蜥脚下目恐龙。拟议的正模标本由一个左腓骨组成,而“索萨巨龙”一名则是由吉拉尔迪等人(2016年)所创。[199]

蘇西亞龍[编辑]

苏西亚龙的股骨上部

2012年,在美国华盛顿州圣胡安县苏西亚岛国家公园英语Sucia Island State Park发现一具绰号为君王苏西亚龙英语:"Suciasaurus rex")的兽脚类化石,这是华盛顿州发现的第一只恐龙。[200][201]该发现由布克博物馆英语Burke Museum古生物学家PLoS ONE上发表发现论文时宣布。[202][203]在塔科马附近帕克兰英语Parkland, Washington一所小学的学生请愿的推动下,华盛顿州立法机构英语Washington State Legislature于2019年提出一项法案,使其成为官方的州恐龙。[200][201][204]2021年出现新一轮推动,尽管受到了众议院共和党人如J·T·威尔克斯英语J. T. Wilcox(J. T. Wilcox)的批评,他认为这是对正在进行的新冠疫情的低优先级,[205][206]但法案最终还是于2023年通过。[207]

杉山龙[编辑]

杉山龙英语:"Sugiyamasaurus",意为“杉山蜥蜴”)是杉山地区发现的大量匙形英语spatula牙齿——属于生存于早白垩世日本的某种巨龙形类,可能为福井巨龙——的非正式名称。此名最早由大卫·兰伯特于1990年出版的《恐龙资料册》(Dinosaur Data Book)中提出,也出现在兰伯特的《终极恐龙书》(Ultimate Dinosaur Book)和许多在线恐龙名单中。由于尚未被正式描述,因此“杉山龙”是一个无资格名称。遗骸是在胜山市附近发现,最初归类于圆顶龙科,但可能属于福井巨龙,因为二者的化石材料是在同一个采石场出土的。[208][209][210]

苏莱曼龙[编辑]

苏莱曼龙英语:"Sulaimanisaurus",取自化石发现地附近的苏莱曼山脉,意为“苏莱曼蜥蜴”,属名在一些早期报告中也拼写成"Sulaimansaurus")是巴基斯坦西部俾路支省晚白垩世泰坦巨龙类蜥脚类恐龙的一个非正式分类单元。[109]拟议物种是金氏苏莱曼龙("S. gingerichi"),由马尔卡尼于2006年根据马斯特里赫特阶帕布组英语Pab Formation维达格里段发现的七节尾椎所描述。还有另外四节尾椎被分配给该属。苏莱曼龙被视为巴基龙科泰坦巨龙科异名)的巴基龙海特兰龙的近亲。[110]威利森、巴雷特和卡拉诺(2011年)视之为无效属。[27]

T[编辑]

碩獵龍[编辑]

合模式标本暴龙超科胫骨AMNH 2550,於2017年命名爲“碩獵龍”

硕猎龙英语"Teihivenator",意为“强壮的猎人”)是一属命名不当的暴龙超科虚骨龙类恐龙,化石出自新泽西州纳夫辛克组英语Navesink Formation,拟议物种是长足硕猎龙("T." macropus),最初归类为伤龙的一个物种(=“暴风龙”,现已被厉螨属占用)。2017年,韓國仁荷大學古生物學家尹燦奎(윤찬규/Chan-gyu Yun,音译)建议将其独立建属。[211]“硕猎龙”状态为无效,因为命名它的出版物是纯网络期刊,表明文章发表时需要在ZooBank注册。然而,作者在首次发布之后才注册ZooBank,这意味着其不符合有效发布分类单元的要求。[212]

2017年,美國古生物學家切斯·布朗斯坦(Chase Brownstein)的一份论文预印本中得出结论:硕猎龙化石是暴龙超科和似鸟龙科残骸的混合物,没有鉴别特征,使该物种成为嵌合体兼疑名[213]布朗斯坦于2018年声明,硕猎龙胫骨标本AMNH FARB 2550可能代表某种与伤龙不同的暴龙超科,但不足以建立一个分类单元。[214]

无法命名之龙[编辑]

无法命名者英语:"That Which Cannot Be Named")是德恩·耐许英语Darren Naish给怀特岛威塞克斯组一具未描述小型虚骨龙类骨骼起的名字。该标本属于私人所有,目前研究人员无法获得。[215]耐许在2020年认为该分类单元可能是种暴龙超科。[216]

天台龙[编辑]

天台龙英语:"Tiantaisaurus",有时也拼写成"Tiantaiosaurus")是中国浙江省阿普第阶赖家组英语Laijia Formation一件镰刀龙类标本的非正式名称。根据恐龙邮件列表(Dinosaur Mailing List)的通信,此名称(来自2012年的一项研究)被打算用于官方描述。在2005年被发现后,2007年一份未出版的手稿中首次提到了此名称。该物种被命名为始丰天台龙("T. sifengensis")。标本包括坐骨距骨胫骨股骨、不完整的耻骨髂骨及全身大量椎骨[217][218]

泰坦猎龙[编辑]

泰坦猎龙英语:"Titanovenator",意为“泰坦猎人”)是肯尼亚拉普尔砂岩英语Lapurr Sandstone一种尚未描述的阿贝力龙超科,“模式种”是肯尼亚泰坦猎龙("T. kenyanensis"),出现于塞蒂奇等人的2013年古脊椎动物学会会议摘要中。根据摘要,“泰坦猎龙”化石包括零散的颅后及眶后骨骼,体长估计为11至12米。如果作者的结论正确,它将是已知最大的阿贝力龙科。[219]

鸟羽龙[编辑]

鸟羽龙英语:"Tobasaurus",意为“鸟羽市的蜥蜴”)是日本早白垩世豪特里维阶巴列姆阶松尾群英语Matsuo Group未描述的盘足龙科蜥脚类恐龙的非正式名称。拟议的正模标本包含部分骨骼(主要是四肢骨骼)。[220]“鸟羽龙”最大可长到20米(66英尺)长。[25]这种恐龙也是电子游戏化石战士英语Fossil Fighters中Vivosaur“Toba”的灵感来源。

吐鲁茨龙[编辑]

吐鲁茨龙英语:"Tonouchisaurus",意为“吐鲁茨的蜥蜴”)是蒙古早白垩世未描述虚骨龙类恐龙的非正式名称。拟议的“模式种”是蒙古吐鲁茨龙("Tonouchisaurus mongoliensis"),首次在一篇日本新闻中提及。这种恐龙体型很小,身长不超过0.91米(3英尺)。“吐鲁茨龙”标本由四肢材料组成,最初报道称其中含有二指的手部及完整脚部,瑞钦·巴思钵也因此将该属归入暴龙超科,但后来指出其手部实际上有三根手指,且脚部存在并跖骨特征。[221]

U[编辑]

矛神龙[编辑]

骨骼重建

矛神龙英语:"Ubirajara",意为“长矛之王”)是巴西早白垩世克拉图组英语Crato Formation一属美颌龙科兽脚类恐龙的非正式名称,在2020年一篇“印刷中”的论文中首次命名,该论文后因标本曾被非法走私而被撤回。[222]“矛神龙”被视为一个手稿名英语nomen manuscriptum[223]

V[编辑]

怀特龙[编辑]

1982年,贾斯汀·德莱尔(Justin Delair)根据标本GH 981.45(一片装甲)非正式命名了怀特龙英语"Vectensia")。与多刺甲龙正模标本一样,该标本也是在巴恩斯高地(Barnes High)找到的,但报道称它是在下威塞克斯组更古老的一层中发现。[224]布洛斯于1987年将其暂时归入多刺甲龙。[225]

维达格里龙[编辑]

维达格里龙英语"Vitakridrinda")是阿贝力龙科兽脚类恐龙一个,生存于晚白垩世巴基斯坦西部的俾路支省模式种苏莱曼维达格里龙("V. sulaimani")。该物种的残骸(连同其他恐龙标本)是由巴基斯坦地质调查局的一队古生物学家在维达格里附近找到的,化石出自马斯特里赫特阶帕布组英语Pab Formation的维达格里段的岩石中。[110]该属由马尔卡尼于2004年(“正式”命名时间为2006年)根据包括两根股骨、一个脑壳和一颗牙齿在内的部分残骸在一篇摘要中非正式命名。部分鼻骨和脑壳最初也归入正模标本,发现的其它椎骨也可能属于该物种。然而,鼻骨后来被重新分类为中真鳄类新属印度河暴鳄英语Induszalim,脑壳则被归入地调龙[226][227][228][229]托马斯·霍兹(Thomas Holtz)给出该属的可能身长为6米(20英尺)。[230]

维达格里龙[编辑]

維達格里龍英语"Vitakrisaurus")是獸腳亞目西北阿根廷龍科的一個屬,只有一個已知物種:西莱基維達格里龍("Vitakrisaurus saraiki")。它生活在大約7000萬年前晚白堊世馬斯垂克階印度次大陸化石出土于巴基斯坦維達格里组英语Vitakri Formation。正模標本MSM-303-2是一隻右脚,看起來有三指關節和強壯的指骨。它可能屬於西北阿根廷龍科,因為它的腳與速龍很相似,儘管在其簡要描述中不一致,並且與文章中的其他獸腳類恐龍缺乏比較,使得正式分類很困難。[231][232][233]

屬名取自帕布組英语Pab Formation的維達格里段與希臘語後綴saurus(意為“蜥蜴”)。種名紀念主要居住在巴基斯坦南部的沙拉基人。然而,就像馬爾卡尼命名的其它分類单元一样,它可能也是一個無資格名稱。

W[编辑]

白石棘龙科[编辑]

白石棘龙科的骨骼

白石棘龙科英语:"White Rock spinosaurid")是怀特岛威克蒂斯组英语Vectis Formation2022年描述的一种巨型棘龙科的昵称。[234]其化石非常零碎,因此描述者避免将其命名,但考虑过使用怀特棘龙英语:"Vectispinus")的属名。椎骨尺寸与棘龙的比较显示它有可能是最大的兽脚类之一,体长超过10米(33英尺)。[235]

X[编辑]

兴和龙[编辑]

日本化石博览会上的“兴和龙”骨架

兴和龙英语 : "Xinghesaurus")是种蜥脚类恐龙的非正式名称,可能属于巨龙形类,2009年出现于长谷川等人所写的“沙漠奇迹”(砂漠の奇跡)恐龙博览会旅游指南中,[236]但指南上并未给出该属的种名。[237][238]从骨骼模型来看,“兴和龙”可能长约15.4米(51英尺)、重约6公噸(13,000英磅)。[239]

Y[编辑]

宜宾龙[编辑]

宜宾龙英语"Yibinosaurus",意为“宜宾”蜥蜴)是一至今尚未描述的早侏罗世植食性恐龙的非正式名称,是种生存于现今中国四川蜥脚类。拟议的“模式种周氏宜宾龙("Yibinosaurus zhoui")由中国古生物学家欧阳辉所描述,并在重庆自然历史博物馆指南(2001年)中简要提及。“宜宾龙”是欧阳辉(2003年)根据一件由罗和王(1999年)归入珙县龙未定种(Gongxianosaurus sp.)所创建的论文名。[120][121][240][241]

元谋盗龙[编辑]

元谋盗龙英语:"Yuanmouraptor")是中国元谋县一种非正式命名的肉食龙类。[242]“元谋盗龙”生存于大约1.74至1.63亿年前的中侏罗世,所知于标本ZLJ0115——一个与该属重建骨骼共同展示于某未知中国博物馆(可能是禄丰恐龙博物馆)的完整颅骨。“元谋盗龙”在2014年的一本指南中简要提及,亨德里克森等人(2019年)将其归入中棘龙科。[243]

郧县龙[编辑]

郧县龙英语:"Yunxianosaurus")是中国湖北省晚白垩世一属泰坦巨龙类恐龙的临时名称。模式种湖北郧县龙("Yunxianosaurus hubeinensis")由中国古生物学家李正奇于2001年提出。“郧县龙”化石发现于南阳附近。李正奇说,“郧县龙”这个名字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临时命名的,但在给它正式命名之前,还需要进一步的实地考察和化石研究。[244][245]

Z[编辑]

札满康的偷蛋龙类[编辑]

札满康的偷蛋龙科

札满康的偷蛋龙科英语:"Zamyn Khondt oviraptorid")是偷蛋龙科标本IGM或GIN 100/42的昵称。由于偷蛋龙颅骨保存过差且被压碎,IGM 100/42已成为该恐龙的一个“典型描述”,甚至出现在科学论文中并标为“嗜角偷蛋龙”。[246]然而,与偷蛋龙相比,这种外形独特、头冠较高物种的颅骨特征与葬火龙更为相似,可能代表了后者的第二个物种或一个全新的属,有待进一步研究。[247]

参见[编辑]

注释[编辑]

  1. ^ “EK”即“早白垩世”的英文缩写”
  2. ^ 属名可能取自拉丁语rūtellumrutrum,意为“终将被发现的”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Dalman, S. G.; Lucas, S. G. In press. A new large Tyrannosaurid Alamotyrannus brinkmani, n. gen., n. sp. (Theropoda: Tyrannosauridae),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jo Alamo Formation (Naashoibito Member), San Juan Basin, New Mexico. 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Science Bulletin. 2013. 
  2. ^ Manning, P.L.; Egerton, V.M.; Romano, M. A New Sauropod Dinosaur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the United Kingdom. PLoS ONE. 2015, 10 (6): e0128107. Bibcode:2015PLoSO..1028107M. PMC 4452486可免费查阅. PMID 26030865. doi:10.1371/journal.pone.0128107. 
  3. ^ Inside Yorkshire Museum's new Jurassic World attraction. Yorkshire Post. 17 March 2018 [17 Octo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4). 
  4. ^ 4.0 4.1 4.2 Galton, Peter M.; Carpenter, Kenneth. The plated dinosaur Stegosaurus longispinus Gilmore, 1914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Upper Jurassic, western USA), type species of Alcovasaurus n. gen.. Neues Jahrbuch für Geologie und Paläontologie - Abhandlungen. 2016, 279 (2): 185–208.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Ulansky, R. E. Evolution of the stegosaurs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PDF). Dinologia. 2014: 35 [2020-02-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1-07) (俄语). 
  6. ^ Nath, T. T.; Yadagiri, P.; Moitra, A. K. First record of armoured dinosaur from the Lower Jurassic Kota Formation, Pranhita-Godavari Valley, Andhra Pradesh.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India. 2002, 59: 575–577. 
  7. ^ Galton, Peter M. Earliest record of an ankylosaurian dinosaur (Ornithischia: Thyreophora): Dermal armor from Lower Kota Formation (Lower Jurassic) of India. Neues Jahrbuch für Geologie und Paläontologie - Abhandlungen. 2019, 291 (2): 205–219. S2CID 134302379. doi:10.1127/njgpa/2019/0800. 
  8. ^ Néraudeau, D.; Allain, R.; Ballèvre, M.; Batten, D.J.; Buffetaut, E.; Colin, J.P.; Dabard, M.P.; Daviero-Gomez, V.; El Albani, A.; Gomez, B.; Grosheny, D. The Hauterivian–Barremian lignitic bone bed of Angeac (Charente, south-west France): stratigraphical, palaeobiological and palaeogeographical implications. Cretaceous Research. 2012-10, 37: 1–14 [2020-07-11]. doi:10.1016/j.cretres.2012.0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4) (英语). 
  9. ^ 9.0 9.1 Allain, Ronan; Vullo, Romain; Rozada, Lee; Anquetin, Jérémy; Bourgeais, Renaud; Goedert, Jean; Martin 1, Jeremy; Claire Peyre de Fabrègues; Royo-Torres, Rafael; Augier, Dominique; Bailly, Gilles; Cazes, Lilian; Despres, Yohan. In press. Vertebrate paleobiodiversity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Berriasian) Angeac-Charente Lagerstätte (southwestern France): implications for continental faunal turnover at the J/K boundary. Geodiversitas, Muse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 Paris. [2023-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9). 
  10. ^ Polette, France; Batten, David J.; Néraudeau, Didier. Re-examination of the palynological content of the Lower Cretaceous deposits of Angeac, Charente, south-west France: Age, palaeoenvironment and taxonomic determinations. Cretaceous Research. 2018-10, 90: 204–221 [2020-07-11]. doi:10.1016/j.cretres.2018.04.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3) (英语). 
  11. ^ Allain, R; Vullo, R; Loeuff, JL; Tournepiche, JF. European ornithomimosaurs (Dinosauria, Theropoda): an undetected record (PDF). Geologica Acta. 2014, 17: 127–135 [2020-07-11]. doi:10.1344/105.00000208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09) (英语). 
  12. ^ Naish, Darren. World first: a peek inside "Angloposeidon". Sauropod Vertebra Picture of the Week. 2007-12-10 [2018-07-17]. 
  13. ^ Naish, Darren. Angloposeidon,the unreported story,part IV. Darren Naish: Tetrapod Zoology. 15 Jul 2006 [2020-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05). 
  14. ^ Naish, Darren. Tetrapod Zoology Book One is here at last. 7 Oct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8). 
  15. ^ Naish, D.; Martill, D.M.; Cooper, D.; Stevens, K.A. Europe's largest dinosaur? A giant brachiosaurid cervical vertebra from the Wessex Formation (Early Cretaceous) of southern England (PDF). Cretaceous Research. 2004, 25 (6): 787–795. doi:10.1016/j.cretres.2004.07.002. 
  16. ^ Zhou, Z.; Clarke, J.A.; Zhang, F. Archaeoraptor's better half. Nature. 2002, 420 (6913): 285. Bibcode:2002Natur.420..285Z. PMID 12447431. doi:10.1038/420285a. 
  17. ^ Mayell, H. Dino Hoax Was Mainly Made of Ancient Bird, Study Says. National Geographic. 2002-11-20 [2008-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12 May 2008). 
  18. ^ Holden, C. Florida Meeting Shows Perils,Promise of Dealing for Dinos. Science. 2000, 288 (5464): 238 – 239. PMID 10777394. doi:10.1126/science.288.5464.238a. 
  19. ^ Rowe, T.; Ketcham, R.A.; Denison, C.; Colbert, M.; Xing, X.; Currie, P.J. Forensic palaeontology: The Archaeoraptor Forgery. Nature. 2001, 10 (6828): 539 – 540. Bibcode:2001Natur.410..539R. PMID 11279483. doi:10.1038/35069145. 
  20. ^ http://www.miketaylor.org.uk/dino/pubs/svpca2005/abstract.htm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pecific features of the Archbishop that distinguish it from other brachiosaurus
  21. ^ Just write the Archbishop description already!. svpow.com. 3 September 2015 [1 January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22. ^ Work on the Archbishop begins!. svpow.com. 28 May 2018 [1 January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1). 
  23. ^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Doran Brownstein, Chase. Dinosaurs from the Santonian–Campanian Atlantic coastline substantiate phylogenetic signatures of vicariance in Cretaceous North America.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2021, 8 (8): 210127. ISSN 2054-5703. doi:10.1098/rsos.210127. 
  24. ^ Mourier, Thomas; Bengtson, Peter; Bonhomme, Michel; Buge, Emile; Cappettta, Henri; Crochet, Jean-Yves; Feist, Monique; Hirsch, Karl F.; Jaillard, Etienne; Laubacher, Gérard; Lefranc, Jean Philippe; Moullade, Michel; Noblet, Christophe; Pons, Denise; Rey, Jacques. The Upper Cretaceous - Lower Tertiary marine to continental transition in the Bagua basin, northern Peru - Paleontology, biostratigraphy, radiometry, correlations. Newsletters on Stratigraphy. 1988-10-26, 19 (3): 143–177. ISSN 0078-0421. doi:10.1127/nos/19/1988/143. 
  25. ^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Molina-Pérez & Larramendi. Dinosaur Facts and Figures: The Sauropods and Other Sauropodomorph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20. Bibcode:2020dffs.book.....M. 
  26. ^ Rana, A.N. Country's first dinosaur fossils. DAWN. 2006-03-25 [2007-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21). 
  27. ^ 27.0 27.1 27.2 27.3 27.4 Wilson, Jeffrey A.; Barrett, Paul M.; Carrano, Matthew T. An associated partial skeleton of Jainosaurus cf. septentrionalis (Dinosauria: Sauropoda)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Chhota Simla, Central India. Palaeontology. September 2011, 54 (5): 981–998 [2023-07-08]. doi:10.1111/j.1475-4983.2011.01087.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1) (英语). 
  28. ^ 存档副本. [2020-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9). 
  29. ^ Galiano, H.; Albersdorfer, R. A new basal diplodocid species, Amphicoelias brontodiplodocus, from the Morrison Formation, Big Horn Basin, Wyoming, with taxonomic reevaluation of Diplodocus, Apatosaurus, and other genera. (PDF). Dinosauria International, LLC: 1–44. 2011 [2020-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0. 
  30. ^ Taylor, M. The elephant in the living room: Amphicoelias brontodiplodocus. Sauropod Vertebra Picture of the Week. [2020-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27). 
  31. ^ Only, If. If Only Singaporeans Stopped to Think: Lee Kong Chian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pens. If Only Singaporeans Stopped to Think. 2015-04-20 [2021-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7). 
  32. ^ Paleophilatelie.eu - Singapore 2015 Lee Kong Chain Natural History Museum. www.paleophilatelie.eu. [2021-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33. ^ Naish, Darren. 'Angloposeidon',the unreported story,part I. Tetrapod Zoology. 2006-07-12 [2020-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05). 
  34. ^ Taylor, Mike. Mystery sauropod dorsals of the Wealden,part 3: BMNH R88/89 ― Britains's Best Brachiosaur (for now). SVPOW. 2008-11-06. 
  35. ^ Sauropod dinosaurs. Field Guide to English Wealden Fossils. Palaeontological Association. 2011. 
  36. ^ Coria, R.A; Currie, P.J.; Carabajal, A.P. A new abelisauroid theropod from Northwestern Patagonia.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2006, 43 (9): 1283–1289. Bibcode:2006CaJES..43.1283C. doi:10.1139/e06-025. 
  37. ^ Bakker R. Raptor family values: Allosaur parents brought great carcasses into their lair to feed their young. In "Dinofest International", Proceedings of a Symposium,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eds Wolberg, Sump and Rosenberg, 51 – 63 (1997).
  38. ^ 38.0 38.1 Mortimer, M. Details on "Beelemodon". Dinosaur Mailing List Archives. 2001-01-31 [2018-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39. ^ Biconcaveoposeidon. Sauropod Vertebra Picture of the Week. [30 September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40. ^ Taylor, Michael P; Wedel, Mathew J. A unique Morrison-Formation sauropod specimen with biconcave dorsal vertebrae. 2017 [2020-11-19]. doi:10.7287/peerj.preprints.3144v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7) (英语). 
  41. ^ Posmoşanu, E. Iguanodontian dinosaurs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Bauxite site from Romania (PDF). Acta Paleontologica Romaniae. 2003, 4: 431–439 [2020-07-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3-01). 
  42. ^ Marinescu, F. Lentila de bauxita 204 de la Brusturi-Cornet (Jud. Bihor), zacamint fosilifer cu dinozauri [Bauxite lens 204 from Brusturi-Cornet (Bihor Co.), fossil excavation with dinosaurs]. Ocrotirea Naturii si a Mediului Inconjurator. 1989, 33 (2): 125–133. 
  43. ^ Lamanna, Matthew C.; Case, Judd A.; Roberts, Eric M.; Arbour, Victoria M.; Ely, Ricardo C.; Salisbury, Steven W.; Clarke, Julia A.; Malinzak, D. Edward; West, Abagael R.; O'connor, Patrick M. Late Cretaceous non-avian dinosaurs from the James Ross Basin, Antarctica: description of new material, updated synthesis, biostratigraphy, and paleobiogeography. 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 2019, 30 (3): 228–250 [2020-07-12]. doi:10.13679/j.advps.2019.0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44. ^ 44.0 44.1 Black, Riley. 'Capitalsaurus,' a D.C. Dinosaur. Smithsonian. 2010-12-28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6). 
  45. ^ Official Dinosaur Act of 1998. D.C. Law No. 12-155 of September 30, 1998. Council of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 [2022-12-31] (英语). 
  46. ^ Designation of Capitalsaurus Court and Technical Correction Amendment Act of 1999. D.C. Law No. 13-41 of October 20, 1999. Council of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 [2022-12-31] (英语). 
  47. ^ Chao, S. Phylogeny and Evolutionary Stages of Dinosauria.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1983, 28: 295–306. 
  48. ^ Maidment, Susannah C.R.; Guangbiao Wei. A review of the Late Jurassic stegosaurs (Dinosauria, Stegosauria) fro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eological Magazine. 2006, 143 (5): 621–634 [2008-06-29]. Bibcode:2006GeoM..143..621M. doi:10.1017/S00167568060025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6). 
  49. ^ 49.0 49.1 49.2 Nesbitt, Sterling J.; Irmis, Randall B.; Parker, William G. A critical re-evaluation of the Late Triassic dinosaur taxa of North America.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07, 5 (2): 209–243. S2CID 28782207. doi:10.1017/S1477201907002040. 
  50.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Zhao, 1985. The reptilian fauna of the Jurassic in China. Pages 286–289, 347 in Wang, Cheng and Wang (eds.). The Jurassic System of China.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Beijing.
  51. ^ George Olshevsky. Re: What are these dinosaurs. Archives of the Dinosaur Mailing List at dml.cmnh.org. The Clevelan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16 Nov 1999 [2007-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09). 
  52. ^ Sauropoda. [2023-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7). 
  53. ^ Pan, Rui. A new Iguanodontian dinosaur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Yixian Formation of Western Liaoning, China and a study of the postcranial skeleton of Jinzhousaurus yangi. MS Thesis.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77. 2009. 
  54. ^ 54.0 54.1 O' Connell, Max. Dinosaur skull found in Buffalo likely a new species. Rapid City Journal. [27 August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2). 
  55. ^ Biles, Jan. Rare dinosaur skull being prepared for exhibition. Topeka Capital-Journal.com. Topeka Capital-Journal. [7 Sept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4). 
  56. ^ Super-sized Ceratopsian Skull Might be New Species. Everything Dinosaur. [29 August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7). 
  57. ^ 57.0 57.1 Barsbold, Rhinchen; Osmolska, Halszka; Kurzanov, Sergei Mikhailovich. On a new troodontid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Mongolia.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1987, 32 (1–2): 121–132. 
  58. ^ Turner, Alan H.; Pol, Diego; Clarke, Julia A.; Erickson, Gregory M.; Norell, Mark A. A Basal Dromaeosaurid and Size Evolution Preceding Avian Flight (PDF). Science. 2007, 317 (5843): 1378–1381 [2023-07-08]. Bibcode:2007Sci...317.1378T. PMID 17823350. S2CID 2519726. doi:10.1126/science.114406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9-25). 
  59. ^ ZooBank.org. zoobank.org. [2020-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5). 
  60. ^ F. v. Huene. Über den ältesten Rest von Omosaurus (Dacentrurus) im englischen Dogger [On the oldest remains of Omosaurus (Dacentrurus) from the English Dogger]. Neues Jahrbuch für Mineralogie, Geologie und Paläontologie. 1910, 1910 (1): 75–78. 
  61. ^ O. Kuhn. 1964. Pars 105. Ornithischia (Supplementum I). In F. Westphal (ed.), Fossilium Catalogus. I: Animalia. IJssel Pers, Deventer, The Netherlands 1–80
  62. ^ Galton, P. M.; Powell, H. P. Stegosaurian dinosaurs from the Bathonian (Middle Jurassic) of England, the earliest record of the family Stegosauridae. Geobios. 1983, 16: 219–229. 
  63. ^ Galton, P. M. British plated dinosaurs (Ornithischia, Stegosauridae).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985, 5: 211–254. 
  64. ^ Galton, Peter M.; Upchurch, Paul (2004). "Stegosauria (Table 16.1)." In: Weishampel, David B.; Dodson, Peter; and Osmólska, Halszka (eds.): The Dinosauria, 2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344–345. ISBN 0-520-24209-2.
  65. ^ P. M. Galton. 1990. Stegosauria. The Dinosauria, D. B. Weishampel, P. Dodson, & H. Osmólska (editor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435–455
  66. ^ Maidment, S. C. R.; Norman, D. B.; Barrett, P. M.; Upchurch, P. Systematics and phylogeny of Stegosauria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6 (4): 367–407. 2008. 
  67. ^ Dong Zhiming. On a small ornithopod (Gongbusaurus wucaiwanensis sp. nov.) from Kelamaili, Junggar Basin, Xinjiang, China. Vertebrata PalAsiatica. 1989, 27 (2): 140–146. 
  68. ^ Norman, David B.; Sues, Hans-Dieter; Witmer, Larry M.; Coria, Rodolfo A. Basal Ornithopoda. Weishampel, David B.; Dodson, Peter; Osmólska Halszka (编). The Dinosauria 2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393–412. ISBN 978-0-520-24209-8. 
  69. ^ Knoll, Fabien. The family Fabrosauridae. Canudo, J.I.; Cuenca-Bescós, G. (编). IV European Workshop on Vertebrate Palaeontology, Albarracin (Teruel, Spain), junio de 1999. Programme and Abstracts, Field guide. Servicio Publicaciones Universidad de Zaragoza. 1999: 54. 
  70. ^ 70.0 70.1 Fedak, T. J. Description and 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 of the sauropodomorph dinosaurs from the Early Jurassic (Hettangian) McCoy Brook Formation. Ph.D. dissertation. Dalhousie University. 2006. 
  71. ^ ZooBank.org. zoobank.org. 
  72. ^ Averianov, A. O.; Bakirov, A. A.; Martin, T. First definitive stegosaur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Kyrgyzstan. Paläontologische Zeitschrift. 2007, 811 (4): 440–446. 
  73. ^ Holtz, Thomas R. Re: Phil Currie podcast interview + Jurassic dinosaurs. Dinosaur Mailing List. 1 Jan 2015 [2020-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2). 
  74. ^ Clemens, Matt. An Early Late Cretaceous Nodosaur from the Marine Eagle Ford Group of North Central Texas, a Test of the Endothermy in the Mosasaurs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Angola, and the Ontogeny of a New Pipid Frog from the Miocene of Ethiopia. December 15, 2018. 
  75. ^ Néraudeau, D.; Allain, R.; Ballèvre, M.; Batten, D.J.; Buffetaut, E.; Colin, J.P.; Dabard, M.P.; Daviero-Gomez, V.; El Albani, A.; Gomez, B.; Grosheny, D.; Le Lœuff, J.; Leprince, A.; Martín-Closas, C.; Masure, E. The Hauterivian–Barremian lignitic bone bed of Angeac (Charente, south-west France): stratigraphical, palaeobiological and palaeogeographical implications. Cretaceous Research. 2012, 37: 1–14. ISSN 0195-6671. doi:10.1016/j.cretres.2012.01.006. 
  76. ^ Wedel, Matt. The femur of Argyrosaurus, maybe. Sauropod Vertebra Picture of the Week. November 1, 2021 [July 5,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5). 
  77. ^ Mortimer, Michael. Neotheropoda. The Theropod Database. 2008 [200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9). 
  78. ^ Hasegawa, Watanabe, Oshida, Takizawa and Koda. Dinosaur Assemblage from the Futaba Group, Fukushima. Abstract of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Paleont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 4. 1987. 
  79. ^ 79.0 79.1 79.2 Lambert, David; the Diagram Group. The Dinosaur Data Book. New York: Avon Books. 1990: 63–66, 250. ISBN 978-0-380-75896-8. 
  80. ^ 80.0 80.1 80.2 80.3 80.4 Dong, Zhiming; Y. Hasegawa; Y. Azuma. The Age of Dinosaurs in Japan and China. Fukui, Japan: Fukui Prefectural Museum. 1990: 65 pp. 
  81. ^ Sato, Tamaki; Hasegawa, Yoshikazu; Manabe, Makoto. A new elasmosaurid plesiosaur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Fukushima, Japan. Palaeontology. 2006, 49 (3): 467–484. doi:10.1111/j.1475-4983.2006.00554.x可免费查阅. 
  82. ^ 82.0 82.1 Averianov, A. O; Lopatin, A. V.; Tsogtbaatar, K. Taxonomic attribution of a juvenile hadrosauroid dinosaur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Bayinshire Formation of Mongolia. Doklady Earth Sciences. 2022, 503 (1): 93–96. S2CID 246698076. doi:10.1134/S1028334X22030035. 
  83. ^ Saito, Tsunemasa. Wonder of the World's Dinosaurs. Tokyo: Kodansha Publishers. 1979. late 71. 
  84. ^ Glut, Donald F. Barsboldia. Dinosaurs: The Encyclopedia. Jefferson,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 Co. 1997: 202. ISBN 978-0-89950-917-4. 
  85. ^ Glut, Donald F. The New Dinosaur Dictionary. Secaucus, New Jersey: Citadel Press. 1982: 280. ISBN 978-0-8065-0782-8. 
  86. ^ Lambert, David; the Diagram Group. A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New York: Avon Books. 1983: 153. ISBN 978-0-380-83519-5. 
  87. ^ Norman, David B.; Sues, Hans-Dieter. Ornithopods from Kazakhstan, Mongolia and Siberia. Benton, Michael J.; Shishkin, Mikhail A.; Unwin, David M.; Kurochkin, Evgenii N. (编). The Age of Dinosaurs in Russia and Mongoli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462–479. ISBN 978-0-521-55476-3. 
  88. ^ Kobayashi, Y.; Barsbold, R. Ornithomimids from the Nemegt Formation of Mongolia (PDF). Journal of the Paleontological Society of Korea. 2006, 22 (1): 195–207 [2020-07-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10-20). 
  89. ^ 89.0 89.1 Hartman, Scott; Mortimer, Mickey; Wahl, William R.; Lomax, Dean R.; Lippincott, Jessica; Lovelace, David M. A new paravian dinosaur from the Late Jurassic of North America supports a late acquisition of avian flight. PeerJ. 2019-07-10, 7: e7247 [2020-12-13]. ISSN 2167-8359. doi:10.7717/peerj.724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3) (英语). 
  90. ^ Malkani, M. Sadiq. Titanosaurian sauropod dinosaurs from Pakistan.. ResearchGate. 20 May 2019 [20 May 2019]. 
  91. ^ Malkani, Muhammad Sadiq. First Skull of Medium Sized Titanosaur in Indo-Pakistan Subcontinent Found from the Latest Maastrichtian Vitakri Formation of Pakistan; Associated Cranial and Postcranial Skeletons of Gspsaurus pakistani (Poripuchia, Stocky Titanosauria, Sauropoda) from Pakistan and India.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20, 10 (04): 448–489. doi:10.4236/ojg.2020.104020. 
  92. ^ Malkani, M.S. Dinosaurs, Mesoeucrocodiles, Pterosaurs, New Fauna and Flora from Pakistan. Geological Survey of Pakistan, Information Release. 2015, 823: 1–32. 
  93. ^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Malkhani2015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94. ^ 94.0 94.1 Mortimer, M. Ornithomimosauria. TheropodDatabase. 2018 [2018-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0). 
  95. ^ Glut, D. (2003). Dinosaurs - The Encyclopedia - Supplement 3.
  96. ^ Glut, Donald F. Heilongjiangosaurus. Dinosaurs: The Encyclopedia. 3rd Supplement. Jefferson,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 Company, Inc. 2003: 606. ISBN 978-0-7864-1166-5. 
  97. ^ George Olshevsky. Dinosaur Genera List update #180. [2007-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6). 
  98. ^ Weirong, Li; Jidong, Jin. On the Upper Cretaceous Jiayin Group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Deng Tao; Wang Yuan (编). 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Beijing: China Ocean Press. 2001: 65–74 (中文及英语). 
  99. ^ Hisa, K; Fukami, K; Murata, T; Shibuki, S; Haruyama, T; Tozawa, Y; Takeuchi, M; Sato, S; et al. unknown [A case of ileal hemorrhagic infarction of unknown origin (author's transl)]. Utan Scientific Magazine. 1988, 25 (8): 871–4. PMID 6968365 (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