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城墙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民国二十四年(1935)《萧山县志稿》萧山县城区图
清乾隆《萧山县志》萧山县图
西山上的城墙遺蹟

萧山城墙为旧萧山县城城墙,位于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厢街道,今在西山和白鸽山(北干山餘脉)上尚存两段残迹。

萧山为西汉初至元始二年(公元2年)间置县,名余暨,属会稽郡。三国吴黄武年间(222-229)改名永兴,唐天宝元年(742)又以萧然山为名改为萧山,沿用至今[1]。城址始建年代不详,旧传县城周一里二百步,高一丈八尺,厚一丈一尺,后废[2]。现城址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所筑,清顺治、康熙、雍正年间重修。城墙西临西山(又名萧然山),北临北干山,城周九里(约4320米),厚二丈二尺(约7.04米),高二丈五尺(约8米),设陆门四座、水门三座,四座陆门分别为东门达台门、西门连山门、南门拱秀门和北门静海门,其上皆有城楼三间两层,分别名近日楼、听潮楼、拙政楼、连山楼,门外皆有瓮城、吊桥,此外在城北北干山上筑有四望台一座,以卫城池。后因堪舆家认为城西南隅学宫南面城墙、不利科举,故嘉靖四十三年(1564)又增辟小南门文明门。三座水门分别位于东门北侧、西门北侧和南门西侧,门额分别为派入三江、越台重镇和清比郎官。护城河周一千五百九十一丈五尺(约5092.8米),深一丈五尺(约4.8米),宽三丈(约9.6米)[3]。今城墙大部分已拆除,原北城墙在今萧绍路一线,东城墙在今萧然东路一带,南城墙和西城墙在今拱秀路和萧然西路上[4]

浙东运河自西北-东南穿城而过(其入城与出城处均辟水门,即东西水门),城内河段俗称城河,今河上自西向东尚存永兴桥、市心桥、仓桥、梦笔桥、惠济桥、东旸桥和回澜桥七座古桥(均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原城内主要建筑有县署(已不存,其址位于今新世纪广场一带[4])、学宫(其址位于今湘湖师范实验小学内,仅存元代“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碑)、城隍庙(已不存)、祇园寺(今体育路9号,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江寺(今文化路104号,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竹林寺(已不存)等()。

参考文献[编辑]

  1. ^ 《历史沿革》. 萧山区政府. [2018-08-18]. 
  2. ^ 南宋·沈作宾等修,施宿纂,《嘉泰会稽志·卷十二·八县》:县城周一里二百步,高一丈八尺,厚一丈一尺(见旧经今不存)。
  3. ^ 民国·彭延庆等修、杨钟羲等纂,《民国萧山县志稿·卷一·城池》:万历志旧传县城周一里二百步,高一丈八尺,厚一丈一尺,久废。明嘉靖二十三年知县施尧臣创建,周围九里,高二丈五尺,阔二丈二尺。城门四,东曰达台,南曰拱秀,西曰连山,北曰静海,各设月城,以重卫之。门之上各建有楼(楼上下计六间),东曰近日,南曰拙政,西曰听潮,北曰连山。雉堞二千五百八十有五,铺舍二十有三,下设水门三,以通舟楫,东曰派入三江,南曰清比郎官,西曰越台重镇,内设巡警厅四(在各门内,厅各三间),外设吊桥四(在各门外,其长皆丈余),四望台一(在北干山上,筑城为之,卫周二十三丈三尺,高一丈八尺,阔一丈二尺,雉堞六十有一,西为门,内有厅房三间,中设真武像,以武佑庙,道士兼主之,今废)。城外地因取土筑城,遂以为濠,各深一丈五尺,广三丈,长总计一千五百九十一丈五尺,知县施尧臣记。万历志小南门(在西南隅),嘉靖四十三年赵睿建,初,施令筑城止四门,西南隅当儒学前,湫隘厄塞,堪舆家以为面墙将不利于科目,士大夫亟请于赵,赵乃辟之,曰文明门。已而科目不绝,往来之人亦称便云。
  4. ^ 4.0 4.1 《济世便民话仓桥》. 萧山日报. [2018-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