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森城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末森城
末森城すえもりじょう Suemori-jō
末盛城
末森城址碑
类型城郭構造:平山城
位置 日本爱知县
坐标35°10′3″N 136°57′35″E / 35.16750°N 136.95972°E / 35.16750; 136.95972
建成时间1548年(天文十七年)
廢城時間不明
当前用途現存遺跡:空堀、石碑
文化財指定:未指定
主要城主织田氏
建造者织田信秀

末森城(日语:末森城すえもりじょう Suemori-jō */?)是曾经存在于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千种区城山町城山町 (名古屋市)(古尾张国爱知郡鸣海庄末森村)的一座日本城堡平山城),筑城者为织田信秀。该城曾作为信秀、信胜父子的居城,在信胜死后被废城。又名末盛城[註 1]

空堀
空堀

历史[编辑]

1548年(天文十七年),为防备三河国松平氏骏河国今川氏等周边势力的侵略,织田氏当主织田信秀在东山丘陵的末端筑造了末森城[1],与城主为信秀之弟织田信光守山城相互拱卫[2],在织田氏领土的东方构筑防线。末森城落成后,信秀将自己的居城由古渡城古渡城迁至于此[3][4]

1552年(天文二十一年),织田信秀去世[5],织田氏当主之位由信秀的嫡长子织田信长继承,而末森城城主则由次子织田信胜(信行)继承[6]

1556年(|弘治二年),织田信胜与支持其上位的家臣林秀贞柴田胜家等人一同举兵对抗兄长织田信长,但在稻生之战中败于信长军,退回末森城固守[7],信长在末森城的城下町放火[8],本欲要攻下末森城。但在居于城中的其母土田御前的斡旋下,信胜等人被信长赦免,末森城幸免于难,并仍然归属于信胜[8]

1558年(永禄元年)[註 2],织田信胜本欲再度谋反织田信长,但由于柴田胜家向信长告密,信胜阴谋败露,被杀死于清洲城 [7][8],末森城也被信长废城。后来在小牧·长久手之战中,信长之子织田信雄再度修建了末森城,但仅作为临时工事,在信雄与丰臣秀吉单方面议和后即被拆除。

在1553年(天文二十二年),信仰白山大神的城主织田信胜将加贺国白山比咩神社分灵迎入城中,建立白山神社以供祭拜,直至末森城废城后,附近的人们依旧维持着白山信仰。后来在明治时期,白山神社与附近其他神社被合祀于城山八幡宫城山八幡宫 [9][10]。另外,在末森城的西北山麓本设有织田信秀的灵庙,现在与信胜的灵位一起被供奉在名古屋市千种区四谷通四谷通桃严寺桃巌寺内。

构造[编辑]

末森城是一座东西约180米,南北约150米的平山城,修筑在东山丘陵末端海拔43米的山丘上。筑城者利用地形,在山丘斜面的中部修筑了宽10-16米的空堀 [11][12]。其中内堀北的虎口,据说有构造上非常罕见的,被称为“三日月堀”的半月圆形马出,但现在已不存在。

现在,末森城还留有7米深的空堀等遗迹。从城内外设施(如马出)的构造可以看出,现有的遗迹是天正十二年(1584年)左右,支配尾张国织田信长之子织田信雄为防备丰臣秀吉小牧、长久手之战)而修建的城砦遗迹[13]

现状[编辑]

本丸遗址是城山八幡宫城山八幡宫所管辖的神社区域,二之丸遗址原是由爱知县政府建造的旧昭和塾堂昭和塾堂,后来被城山八幡宫买下,建筑物现在被租借给爱知学院大学愛知学院大学。城山八幡宫内还立有关于末森城遗址的石碑,保留了“末盛通”这个城名。

交通[编辑]

乘坐名古屋市营地铁东山线,在觉王山站下车后徒步五分钟即可到达末森城址。

參考資料[编辑]

文献

脚注

  1. ^ 日本歴史地名大系 第23章 愛知県の地名 平凡社 1981年 p93
  2. ^ 日本城郭大系 第9巻 新人物往来社 1980年 p291
  3. ^ 柴裕之 2011,第27頁.
  4. ^ 下村信博 2011a,第230頁.
  5. ^ 柴裕之 2011,第30頁.
  6. ^ 下村信博 2011b,第244-245頁.
  7. ^ 7.0 7.1 7.2 谷口 2010,第111-112頁.
  8. ^ 8.0 8.1 8.2 下村信博 2011b,第254-255頁.
  9. ^ 名古屋区史シリーズ「千種区の歴史」 千種区婦人郷土史研究会著 愛知県郷土資料研究会発行 1981年 p120-121
  10. ^ 愛知県神社名鑑 愛知県神社庁編 1992年 p99
  11. ^ 尾張の古城 笹山忠著 2008年 自費出版 p1
  12. ^ 東西約43メートル、南北46メートルの本丸(東丸)と、東西約50メートル、南北43メートルの二の丸(西の丸)とに分かれていた(日本城郭大系 9. 新人物往来社. 1979: 291. 
  13. ^ 愛知県中世城館跡調査報告(尾張地区) 1991年 愛知県教育委員会 p137

注释[编辑]

  1. ^ 为求吉利而名
  2. ^ 信行暗殺は、弘治3年(1557年)の出来事ではなく、永禄元年(1558年)の出来事であるのが正しいと考えられている[7]。詳細は织田信行#生平の注釈を参照。

更多[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