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象藝術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港》,奧地利畫家約翰·安東·艾斯曼英语Johann Anton Eismann(1604-1698年)的具像風景畫,該畫作描繪了建築物、人物、船隻和其他可以單獨區分的特徵;相比之下,下面的抽象景觀則暗示著上述元素的主題,但沒有直接具象的表現著特徵。
美國藝術家傑伊·穆澤(1911-1963)的無題抽象表現主義風景畫

具象藝術,或通稱為具象主義,是指藝術的描繪形象,明顯為源自現實對象或極為相似的藝術,並強調將現實世界的事物呈現至繪畫雕塑作品中,因而具有代表性的流派,此術語通常與抽象藝術形成對比:

自從抽象藝術出現以來,具像一詞就被用來指代任何形式的現代藝術,並保留了對現實世界的強烈參考。[1]

繪畫和雕塑可以分為具象、表象和抽象三個類別,嚴格來說,具象藝術是源自或提煉自比喻或其他自然來源。然而,「具體」有時被用作非代表性藝術和非客觀藝術的同義詞,即沒有源自於圖案或對象的藝術。因此,該流派並不等同於人物畫或代表人體的藝術,儘管人類和動物形象是在該流派常見的主題。

定義[编辑]

具象藝術所依賴的正式元素則是在藉由設計時所創造的美學效果,包括在線條、形狀、顏色、黑暗、重量、體積、紋理和透視等,儘管這些設計元素在創建其他類型的圖像時能夠發揮作用,例如抽象或非代表性或非客觀的二維藝術。然而,具象藝術的不同之處則是在於,上述元素經常用來創造形式和空間的印象、幻覺,通常用來強調描繪的敘事。[2]

沿革[编辑]

具象藝術的發展,實質是源自對人們對抽象形狀的含蓄理解。古希臘的人物雕塑並不自然主義,因為其形式偏向理想化和幾何化。[3]英國藝術史學家與藝術理論家恩斯特·贡布里希稱:「這種嚴格的圖像約束為「埃及方法」,指的是古埃及艺术中基於記憶的圖像清晰度。隨著時間的推移,理想化的風格逐漸轉向觀察,古典雕塑中出現了以平衡、理想的幾何形式,或是更加現實主義的比喻藝術,該發展可追溯至公元前480年的古典时代[3] 希臘人稱這種基於視覺觀察的風格為「摹仿」。直到印象派時期,具象藝術都在嘗試調和這些對立原則[4]

文藝復興初期、曼尼爾主義到巴洛克风格,以及18、19和20世紀的繪畫,具象藝術的影響逐漸擴大。其中該藝術演變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是西方繪畫英语Western_painting中已知的第一幅仰臥裸體畫作《沉睡的維納斯》(1510年)由乔尔乔内創作[5]。他引入了女性裸體藝術作為畫作主題,開啟了一系列著名的繪畫風潮。

尼古拉·普桑(1594-1665)是一位法國古典主義的畫家,其作品以清晰、邏輯和秩序的特色為主,偏愛線條而非色彩,是17世紀法國巴洛克時期最重要畫家。他對像雅克-路易·大衛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保羅·塞尚古典主义画派的藝術家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其中,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崛起也引發了古斯塔夫·库尔贝愛德華·馬奈现实主义,从而引领了20世纪多方面具象藝術的發展。

2018年11月,科學家報告了印度尼西亚婆罗洲邦傑里吉薩利赫英语Lubang Jeriji Saléh洞穴中發現的一幅未知動物,被視為已知最古老的已知的具象藝術繪畫,年代可追溯超過40,000年之久(可能達到52,000年)。[6][7]

範例[编辑]

建築、城市景觀[编辑]

歷史畫[编辑]

人物畫[编辑]

景觀、海景[编辑]

靜物畫[编辑]

洞穴壁畫[编辑]

另見[编辑]

參考文獻[编辑]

  1. ^ Tate. Glossary:Figurative. [21 Octo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3 February 2012). 
  2. ^ Adams, Laurie Schneider, The Methodologies of Art, pages 17-19. Westview Press, 1996,
  3. ^ 3.0 3.1 Clark, Kenneth, The Nude: A Study in Ideal Form, pages 31-2.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4. ^ The Gombrich Archive: Press statement on The Story of Art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October 6, 2008,.
  5. ^ Reclining Nude. Ferrara, Lidia G. Di 1 ban. London: Thames & Hudson. 2002. ISBN 978-0500237977. OCLC 966186187. 
  6. ^ Zimmer, Carl. In Cave in Borneo Jungle, Scientists Find Oldest Figurative Painting in the World - A cave drawing in Borneo is at least 40,000 years old, raising intriguing questions about creativity in ancient societies.. 紐約時報. 7 November 2018 [8 Novem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0). 
  7. ^ Aubert, M.; et al. Palaeolithic cave art in Borneo. Nature. 7 November 2018, 564 (7735): 254–257 [8 November 2018]. Bibcode:2018Natur.564..254A. PMID 30405242. S2CID 53208538. doi:10.1038/s41586-018-0679-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