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鼎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何文鼎(1903年9月13日—1968年5月20日),别字靖周,别号继周,陕西周至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中华民国西安警备司令,陕西全省防空司令部副司令,陕西抗日义勇军司令,国民革命军新编二十六师师长,第六十七军、第十七军军长,整编第十七师师长。中华民国陆军少将、中将。[1] 1946年1月获颁中华民国青天白日勋章。

生平[编辑]

周至县西乡高等小学毕业。陕军陆军混成旅军士养成所肄业,任陕军第一师骑兵团见习官。1924年春由于右任保荐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2]在第三队毕业后主动投奔阎锡山部任连长,[3]北伐战争后期在阎锡山部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十军,后属高桂滋部。1929年往武汉向顾祝同汇报反蒋,蒋介石说他是“忠党爱国的好学生”,留在中央军任营长、团长,旅长,副师长。1931年末,何文鼎在第2师(师长汤恩伯)独立旅(旅长郑洞国)第1团任团长,随军到河南参加围剿红军。1932年5月,在第80师(师长李思愬)第238旅(旅长陈明仁)第475团任团长,旋升旅长。1933年8月底,第80师主力在江西吉安乌江圩遭到红军夹击溃败。何文鼎及参谋主任金丹成被俘。何被俘后没有暴露身份,得以顺利返回部队,复任旅长一职。第80师于1933年11月奉命开往福建参加镇压「闽变」,在赶赴沙县增援闽军卢兴邦第52师时遭红军伏击,损失惨重。1934年1月,第80师恢复了旅的建制,何兼任第239旅旅长,驻军福建龙岩一带 1934年5月4日升任该师副师长。1934年初,沙县被红军攻破,52师副师长卢兴荣突围到尤溪重组部队,接任师长。1935年间,南京方面陆续派黄鹤、黄逸群等黄埔学生进入该部任职,1936年9月26日何被调任该师副师长,对部队进行整训,加强了南京国民政府对52师的控制。经过整训,第52师于1936年末开赴浙江龙泉,担负浙赣铁路护路任务。1937 年8 月何与师长卢兴荣向南京请战率52师开赴杭州接受检阅。国民政府国防部认定52师符合“抗日整编师”规格,将其编入“上海战区总预备队”序列,投入淞沪战场。随着战役推进,该师先后被编入第三战战区浙东守备区(第十集团军刘建绪部)、右翼作战军(总司令张发奎)之第十集团军(总司令刘建绪),与登陆日军苦战数月几乎全军覆灭。淞沪会战后,何率部分残余官兵退回后方。1938年回陕西任西安警备司令,陕西全省防空司令部副司令(司令蒋鼎文)。

1938年6月接管并专任陕西抗日义勇军司令,后改编为陆军新编第二十六师,任师长。7月,调往山西永济县,在晋南芮城、灵宝一线,担任黄河南岸稠桑镇一带河防。1939年6月授陆军少将,二十六师驻防固原

1940年傅作义发动五原战役,何率新26师第77团千余将士支援,在五原县西山嘴与日军激战,为五原大捷创造了条件。1941年伊盟警备总司令陈长捷、新26师师长何文鼎骑七师师长朱钜林等率部3万多人进驻伊盟,与驻扎于归绥包头及蒙古要地的日军及伪蒙军形成对抗之势,并谋划对中共陕甘宁边区北线进行封锁。中共为避免在绥远抗日前线的伊盟同国军发生摩擦,指示伊盟工委、八路军骑兵第三营撤回陕甘宁边区。陈长捷借鉴十年前阎锡山搞的绥远后套屯垦经验,成立伊盟“屯垦督办公署”,宣布开垦牧场30万亩。何文鼎驻地在桃力民一带。到桃力民后,何布署兵力分驻黄河两岸,并从杭锦旗划拨了水草田地百余亩,用于兴建营房和种植菜蔬。藉以自食其力。国民政府在达拉特旗成立了“抗日民众组织训练处”,县级建制,与1941年11月成立的“桃力民办事处”一起划归设在东胜的“绥远省政府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同时,在伊盟农村、牧区加紧推行保甲制度,强化蒙区的统治。在很短的时间内,达拉特旗发动4次“独贵龙”运动,反对国民党编组保甲和征收军粮、牲畜、皮毛的要求,地区动荡。1941年9月,驻陕西安边之察哈尔挺进军第2支队司令张廷芝、陕西保安第13团团长张廷祥兄弟,设计杀害了驻军新编第11旅旅长刘宝堂,新11旅官兵反击,杀死张廷祥,驱逐张廷芝,史称“安边事件”。事件引起了国内各方的关注,国民政府为了稳定后方,于10月令新26师南下安边与新11旅换防。但是中共陕甘宁边区认为何部中央军南下,必将封锁安边、盐池的交通,压迫绥德等地,断绝经济来源,遂决定一方面调王震、贺晋年359旅兼程北上,集结六千余军队在三边地区,扬言要先“消灭”新11旅,再迎击新26师,坚决保卫边区。另一方面由周恩来等向国民政府交涉。11月30日 毛泽东致电周恩来:据陈长捷二十六日致朱绍良电称,已令何文鼎师向安边开动。请质问刘为章所谓何师缓调是否缓兵之计,我军直至今天未放一枪,如何师一定南下则将坚决自卫,一切责任由彼方负之”。12月1日,毛泽东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讨论对何文鼎师进攻安边的对策,决定用一切办法争取何文鼎师不到安边,如何师定要进占安边,则坚决抗击之。经过国共双方数月的交涉努力,最后国民政府以大局为重,于1942年初决定取消新26师换防命令,何文鼎仍率部返桃力民一带驻防。1942年9月3日,蒋介石召见何文鼎,何向蒋详细汇报了伊盟形势,陕北军事,及中央人员在伊盟态度不正之实,其汇报简明扼要,对策详实,方法得当。蒋介石颇为赞赏,称赞其“血性有为之才”。1943年3月26日伊盟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当局指令陈长捷、何文鼎、朱钜林以伊盟守备军、新26师、骑七师军事镇压。中国共产党从坚持团结、坚持抗日的大局出发,主张、促进“伊盟事变”和平解决。在全国舆论的压力下,蒋介石、傅作义不得不同意和平解决。伊盟事变当事方向国民党当局提出:陈、何、朱的部队立即撤出伊克昭盟;严惩肇事罪魁陈长捷何文鼎朱钜林,释放被捕蒙胞;赔偿蒙胞损失,救济被难蒙胞,抚恤被害蒙胞家属;保证蒙胞享有自治权、信教自由及保存风俗习惯的权利;保证蒙胞人权,不得任意更换军政职员和杀害蒙胞;免征蒙胞土地、驼马牛羊及粮食。经过4个月的反复谈判,国民党当局被迫答应将陈长捷撤职、暂缓开垦蒙地和征派粮畜、暂撤驻扎萨克旗王府的军队、“宣慰”扎萨克、乌审两旗。1943年10月组建第六十七军,何文鼎担任军长。1943年冬中央嫡系骑兵第7师改隶第六十七军朱钜林升任第六十七军副军长调离骑7师。1944年夏,何奉命讨伐德王伪蒙军。1944年8月到重庆觐见蒋介石,蒋对何“勖勉备至” ,并送何手枪四箱、冲锋枪两箱。

1945年8月日军投降,第六十七军在第十二战区司令傅作义指挥下进占包头。由贺龙领导的晋绥野战军会同由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野战军,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指示,于1945年10月18日发起绥包战役,傅作义部迅速收缩。 贺龙决定直插卓资山,截断绥东国军退路,歼灭精锐力量,打乱西撤计划。 10月23日何部第六十七军新编第26师在卓资山火车站被晋绥野战军贺龙部队独立第1旅、358旅、独立第3旅等部包围。10月24日晚6时,贺龙下达了发起攻击的命令,共军随之对固守在卓资山的26师78团,76团发起攻击。国军以火车站作为堡垒进行反击。共军采取措施,调整火力,支援步兵多次发起攻击,于20时左右突破阵地,21时攻占火车站。期间,傅作义系新编骑兵第四师刘万春部及三十五军一零一师郭景云部均已抵达卓资山外围,但并未参加战斗。蒙古军骑兵第五师在卓资山战斗最激烈时逃往陶林方向。何率领警卫营突围后,收拾残部600人先退至萨拉齐整补,后受绥远党部及包头各界代表团要求进驻包头主持军事,汇报后得到傅作义批准。当时包头城内可用之兵力除二十六师残部外主要为傅作义部队的新兵及杂牌蒙古军李守信部骑兵师,人数约计1.3万。11月初,贺龙聂荣臻5.3万大军包围归绥(今呼和浩特)同时,采取围坚攻弱主力西进攻取萨拉齐包头五原,久困重围使敌粮竭弃城之策,分兵万余将包头包围,情势危机,何文鼎召集包头军政各界会议议定防守策略,并勘察地形布防后,乘军用飞机赴归绥向傅作义汇报包头情况,并要求正好赶来的绥远主席兼保安司令和驻绥部队指挥所主任董其武共返包头指挥。董与何当日乘机返回包头临阵指挥。于次日被傅作义电令任命为包、固、安、萨地区防守正副指挥。守城军队苦战数日,多次击退攻城。11月23日,中共中央军委致电贺龙和聂荣臻:“如果在短时间内没有把握攻下包头、归绥,是否将部队撤退到机动位置,相机再定今后计划”。12月初,贺聂增兵四万余围攻包头多次攻城仍然未克。此时严冬已至,塞外气候酷寒,贺龙聂荣臻军装备困难。为保存实力,决定结束绥远战役,12月14日开始撤离围攻归绥包头战场。1946年1月,中华民国政府以抗日战争期间身先士卒,指挥若定,功勋卓著,并坚守包头有功,向何颁发了青天白日勳章。1946年3月,蒋介石为在包头的陆军第六十七军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塔题词“气作山河,忠灵不朽”。与此同时第六十七军因损失过重被撤销。

1945年末第十七军军长高桂滋调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调何文鼎回陕西接任第十七军军长。1946年5月间17军整编为第17师,何任师长。整十七师师部当时正由武威返回平凉途中,辖三个整编旅,第十二旅旅长陈子干担任兰州城防,第四十八旅旅长何奇驻防彬县封锁陕甘宁边区,第八十四旅旅长任子勋同师部驻平凉四十里铺训练。7月27日何到平凉就职。7月31日率领整84旅由平凉徒步出发,晚间到了平凉东南约八十里路的安口窑。8月1日乘汽车一百辆离安口窑镇,晚上到陕西陇县住宿,当日汽车坏了十余辆。8月2日乘车赶到宝鸡,换乘火车赴西安在三桥站下车,进山围剿中原突围王震三五九旅部队:250团开往户县山口,251团赴周至县城。何同任子勋带整84旅部到达周至县城,齐天然的251团已进田峪口子(在周至县东南),梁钟的250团已进入了辛口子(在周至县南),两团粮秣均在周至县补给。

1947年3月攻占延安后,整编第17师进驻甘泉,担任延安至鄜县的护路任务。此时整编第十七师副师长梁文铁、参谋长宋质坚,辖三个整编旅,即第十二旅(旅长陈子干)、第四十八旅(旅长先是何奇,后为康庄)、第八十四旅(旅长张淇)。1947年8月5日蒋介石飞抵延安,住在南关西坡的边区外交宾馆,8月6日早上何赶到延安,在蒋吃早饭时觐见;早饭后蒋乘专机飞离。胡宗南转达:“总裁指示,今后在陕北作战,不要稳扎稳打,要用急进猛打的战法,补救过去的缺陷。”“共军围攻榆林,想诱我们去解榆林之围,在米脂以北地区,设伏歼灭我军,我们现在再不上他们的当了。总裁指示,解榆林之围,我们主力缓缓地沿咸榆公路北上,叫钟松整编第三十六师由左翼急进出击横山,沿长城北边东进,侧击榆林附近的共军。榆林解围之后,乘共军未远退时,我们北上主力配合榆林南下的整编第三十六师,在榆、米之间同共军决战,这是一个关键战役。”8月20日前后,沙家店战役整编第三十六师被打垮,整编第一二三旅旅长刘子奇被俘。北上的董、刘主力到处白跑,进退维谷。胡宗南对陕北战事采取以守代攻的战略,保持绥德清涧瓦窑堡三点,仍以原来驻守上述各地之部队防守,将整编第一军和几个整编旅调到洛川以南地区,逐渐转移到关中;另一面把遭受严重打击的几个旅抽调到川北、豫西去接新兵,补充实力。1947年10月8日,胡宗南令整编第17师移驻延安,何文鼎兼任延安警备司令。整17师(欠整84旅)接替整27师防务并担任延安至甘谷驿的守备任务,维护延安到洛川咸榆公路交通线的安全;整27师担任甘谷驿至黄河西岸的守备任务。这时,整17师建制内只有整12、整48旅,整84旅已于5月间派往豫西接新兵去了。10月11日清涧战役整76师被全歼,师长廖昂、参谋长刘学超被俘,接着绥德、瓦窑堡守军也在救援清涧的整编第一师和整编第九十师掩护下弃城南逃。胡宗南便放弃了守延河南岸计划,而代之以“固守延安,诱敌攻坚,内外夹击”计划。按照这个计划,整编第十七师的任务是迅速增强延安城郊工事,准备固守;整编第二十七师控制于金盆湾地区,以备解放军攻打延安时内外夹击,达到消耗对方和拖延时间的目的。延安指挥所主任裴昌会指示:“现在我们不能在野战方面同共军决胜负了,只有依靠强固工事来打消耗战,目前共军主力仍在延安以北地区,若能把工事赶快修好,消耗战的目的定会成功的。”10月20日前后,胡宗南由延安回西安。裴昌会接替谢甫三陕东兵团指挥官,12月下旬延安指挥所撤销,控制在金盆湾的整27师调到洛川以南地区,只剩下延安一座孤城,内外夹攻的计划破产。咸榆公路时断时通,延安补给全赖空运。为了确保延安,达到消耗战的目的,延安原有工事修理完整,并添补新的石碉。把延安周围高地川道分为三个守备区:以清凉山、东关飞机场包括东川道为第一守备区,由第三十四团团长齐天然负责防守;宝塔山包括南川道为第二守备区,由第三十五团团长吴子清负责防守;延安西城高地包括北川道为第三守备区,由第三十六团团长王粲辉负责防守。整编第十二旅旅长陈子干担任指挥,负责督修工事。延安周围高地都削成两三丈高的峭壁,使人无法攀登或通过,重新增添石碉群,达到攻不破、摧不毁的强度。把延安城内外东、南、北三个川道和各山腹沟道均用极厚的石条,构筑成上下两层的石碉群,每个石碉配合三个到五个小伏地碉,作为巩固主碉补助射击之用。这种石碉曾用山炮试验过,确实做到了打不垮的程度。为了修建石碉,把延安城关住人的石窑洞拆毁了四五十个,城内外路两边的石条统统挖掘出来,令工兵第八团用风钻在南山打了数百块石块,才凑齐将近200个石碉的石块。石碉所用的木料计有千余条,拆掉了延安西边的炼铁厂、国际医院,桥儿沟天主堂、西北局办公大厅、北关党校七处住房和党校大礼堂的地板。石碉完成后还认为不坚固,向延安要了500民工,将延安东、南、北三个川道,各挖深3公尺、宽4公尺两道外壕,壕内均放满了水。在北关路北为扫清射界还拆除百姓的房舍,强迫他们迁移。为了防止解放军便衣队混入城内,在三个川道口设置了检查站,盘查出入商民。每周举行特种会报一次,督令警备队在夜晚抽查户口,遇有可疑之人,即逮捕起来,送交警备部军法处管押。延安经常食粮、马料不足,尤其在1948年3月下旬到4月中旬,延安成为孤岛期间,因此,名为出外游击,实则到处抢劫食粮、马料,将延安百里以内弄成了无人区。

整第十七师困守延安,与后方的联系仅有一条漫长的毫无保障的补给线。延安到洛川100多公里,路上连警戒部队都没有,一旦战争发生,很快就会陷入弹尽援绝之境。因而十七师主将们感到困守孤城在军事上的意义不大,是一件受虚名得实祸的笨事,是把有用的部队摆在一着无用的闲棋上。但是西安绥署对困守延安又那么重视,何文鼎不得不本着“军人以服从为天职”的旧观念,把希望寄托在固守上。到了1948年2月24或25日,整第十七师得到情报说:西北野战军的主四个纵队,已经在22日至25日间,陆续由甘谷驿以东地区南下。何文鼎当即把这个情报报告了在洛川的整第二十九军军部。26日,西安绥署来电通报情况说:西北野战军主力五个纵队,到了宜川附近。当天又接到刘戡的电报说:宜川守军整第二十四旅被围,军部27日率整第二十七师和整九十师前去救援。当天晚上,何文鼎召集师的主要干部作了研究,参加这次研究的有宋质坚、康庄和陈子干。大家都认为胡宗南的主力,已有一部组成关东(指潼关以东)兵团,由裴昌会率领去增援洛阳方面。若不等待主力集结,就以两个师的劣势兵力去找五个纵队的西北野战军作战,是会蹈过去被各个歼灭的覆辙的。当时宋质坚提出意见说:“最好放弃延安,整第十七师兼程南下,与整第二十九军会合后,再行东进。”何文鼎、康庄、陈子干等均表示同意。当时也考虑到在洛川会师之后再去增援宜川,怕时间上来不及,可分路前进,到宜川附近会师。总的说来,放弃延安集中兵力这一点,都认为就当前的形势看是最适当的办法。因为这既有利于增援宜川,也可乘此摆脱整第十七师的厄境。商定后即电报刘戡,请他同西安绥署商量。去电以后,一连两天没有回电,此时洛川、延安间的电话已不通了,因此猜不出是什么原因。当即又去电报询问情况,仍没有回电。到了3月4日,接西安电报,才知道刘增援宜川失利,详情不清。几天后,从西安来人口中,才知第二十九军全军覆没,刘戡、严明(整第九十师师长)、周由之、李达(旅长)等阵亡,张汉初(整第二十四旅旅长)被俘。这么一来,撤离延安的拟议也就完全落空了。这次战役使双方力量对比起了更大的变化,对延安守军来说,已经没指望再靠援军协同作战了,因而感到处境更加艰危,只有加强工事、力图固守一法。于是延安守军乃在城墙外二三十公尺处又加了一层水泥碉堡。[4]

1948年3月初宜瓦战役落幕,孤悬于陕北的何文鼎多次向胡宗南请求撤退,为了避开正在延安以南黄龙山区休整的解放军西北野战军,确保绝对安全,何文鼎提议率领部队绕个大圈,重武器空运西安,部队轻装由延安向北,经安塞、靖边、定边,取道宁夏、甘肃回关中的方案。这样虽然要多走上千公里,但沿途各省都是国民党统治区,可以确保万无一失。遭胡宗南断然拒绝。1948年3月29日在南京召开“行宪国大”,蒋介石在大会报告:“国军仍然是有力量的,要占领共产党的政治中心延安,就能够占领延安;要占领共产党的经济中心烟台,就能够占领烟台。”此时,接到通报的众将领才恍然大悟,尽快撤出延安的计划被一直拖延。

1948年春,西北野战军宜瓦战役后出关中,发起西府陇东战役。4月7日,共军地方游击队佯攻延安清凉山,驻守宝塔山的部队急忙收缩阵地,放火烧毁碉堡,引起弹药爆炸,一时响声震动全城。4月19日胡宗南确定西野主力集中到宝鸡一带,4月20日派西安绥署参谋处长裴世禺与西安的空军第3军区副司令易国瑞、西安绥署二处处长金树云,向何文鼎下达了命令:4月21日率指挥延安所有部队及国民党党政机关撤离延安南下,“整十七师即秘密破坏延安工事,焚毁不能携行军品及物资,于四月二十一日放弃延安,先解洛川之围,会合洛川守军杨荫寰旅(第47旅),取捷径,加速南下,准备与暂二旅会师耀县。”4月21日天刚亮,何文鼎下令随身携带了5天的粮食,放火烧毁了带不走的粮食物资,携带随军眷属和城内各级党政机关(陕北行署、延安专署、延安县政府等)官员,以整编第48旅、整编第17师师部、延安警备司令部、山炮营、重炮连、战车连、工兵第8团、兵站和医院、整编第12旅的次序出发,突然南撤。队列绵延约10公里,部队达2万多人。在西府地区作战的彭德怀给还在包围洛川的西野第三纵队司令员许光达发电报,让出洛川通道,在敌人南撤途中寻找战机:“何文鼎马(21日),全部南撤。由于野战军在泾、渭间继续扩大胜利进攻,川陕与西兰交通均截断,敌有被逼放弃延安、洛川模样。三纵队应以一个团,附电台,派得力指挥员率领,于二十三日前,位置于交口、中部、偏桥之线,节节阻击南逃之敌,待敌先头退至偏桥时,该团主力应灵活隐蔽集结偏桥以西,以便配合纵队主力,东西伏击南退敌之后尾一两个团。以一个营,宽正面继续阻击,引敌主力南退。纵队主力隐蔽集结偏桥东南地区。伏击得手后,不顾一切猛追。”4月21日晚到甘泉。4月22日到茶坊。4月23日晚抵达洛川会合了整48旅之第143团及整编第61旅杨荫寰部。由于4月10日解放军围攻洛川,修建的防御工事妨碍了部队通过,且部队疲劳,何决定在洛川休整一天。4月24日下午胡宗南紧急致电何文鼎,称据空军侦察,洛川以南经中部县宜君县耀县咸榆公路被破路严重,车辆难以通行,公路两侧高地有共军伏兵。胡宗南命令改走东大路,即洛川白水蒲城渭南。4月25日凌晨何先派了一个团沿西包公路南下,行抵常家塬发现可疑情况,折回县城报告,遂决定改出东门沿洛白大道南逃。故此,4月25日上午10时才从洛川出发。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侦察到敌人携有重武器,势必从西包公路南逃,主力于黄陵、宜君间阻击围歼。洛川游击队侦察得知蒋军改道洛白大路,一面在谷咀沟、贺桌、白家咀沿途阻击,拖住敌人行程,并斩断敌人南逃必经之路的鄜城桥,一面迅速通知西野三纵。何文鼎自恃武器优越而不愿丢弃辎重,洛白大路年久失修,只走了40里,4月25日晚宿槐柏镇及以南的白家咀村。4月26日拼力赶修鄜城桥,行军赶到元圪塔、吴家庄时天色已晚,只好就地宿营。许光达部西野三纵从黄陵、宜君兼程赶来,于4月26日晚赶到石头镇及以北的吴家庄,国军大队人马已经通过。许光达遂改变计划,指挥部队穷追猛打直至白水城郊。4月27日早上出发后,先头部队在史家河南梁与共军爆发激烈的近距离遭遇战,激战至日落,团长王粲辉被击毙。4月28日,全军失控,形同溃退,争先恐后,经纵目于下午14时抵达洛河北岸,洛河水位高涨,将坦克、汽车、重炮及车辆都无法过河,飞机空投西安绥署通报澄城县北边有共军骑兵群向西活动,令其迅速过河到白水县与迎接部队汇合。西野三纵又尾追而至,何文鼎只得率部匆忙徒涉过河,重武器和车辆尽被三纵缴获。当夜何文鼎电告胡宗南,要求派飞机去炸毁丢弃在洛河北岸的重武器。胡宗南复电何文鼎,要他次日(4月29日)率部回洛河北岸,重新夺回这些重武器。心有余悸的何文鼎没有勇气折回北岸,他指挥的军队更是军心涣散,无法再打。4月29日早上,何文鼎部与胡宗南派来接应的接应部队夏禹卿暂编第2旅会合,一同绕过白水县,当晚进抵蒲城。5月1日,逃军全部在蒲城收拢。在蒲城清查,该师计阵亡官兵370余人,受伤500余人,逃亡与被俘近3000人,损失榴弹炮2门,山炮13门,野炮8门,战车8辆,载重汽车48辆,小吉普车7辆,弹药、被服数量更多。西野三纵统计,此役歼灭整编第61旅182团、整编第17师师部与野炮营、整编第48旅144团各一部,毙伤敌千余人,俘敌1500余人,缴获汽车、坦克、榴弹炮、山炮、野炮等全部重武器,计有重炮2门,山炮13门,野炮8门,战车8辆,汽车48辆,吉普7辆。5月10日蒋介石、胡宗南召其到长安县太乙宫,蒋同其他人谈完话后,斥责何“怕死,无耻”之后,再没说一句话,即时出了太乙宫乘飞机回南京,何被“撤职查办”。

后出任秦岭中部守备区中将司令官,驻周至县城,守军全系新兵。1949年5月中旬,第一野战军发动陕中战役[5],何的渭河防线被摧毁,第三次撤职,率残部南撤四川广元。1949年10月被任命为第七兵团中将副司令官,驻防四川温江。1949年11月蒋介石在成都召见何,将秦岭至四川温江的国民党军队指挥权及名存实亡的西安绥靖公署交给何。1949年12月25日与第七兵团司令裴昌会在四川德阳通电起义,并电促徐经济(黄埔一期)率新五军投诚。

1950年10月因占据延安期间的历史反革命罪行,押送北京战犯管理所。1961年12月特赦。1964年分配到西安市剪刀厂工作。

1985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确认其为起义人员,撤销1961年特赦令。

著作[编辑]

著有《在秦岭山区堵截八路军三五九旅亲历记》[6]、《整编第十七师从担任护路到守备延安的经过》[7]、《蒋军胡宗南部进犯延安及其由延安逃跑溃败经过》[8]等回忆文章。

荣誉[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何文鼎》,来源: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网站,发布时间:2020-05-20. [2021-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8). 
  2. ^ 赵金康:“黄埔军校一期学生入校简况”,《史学月刊》,1994年第4期,第105-106与第67页。
  3. ^ 刘育钢:“关于黄埔军校一期中共党员学生的若干问题考辨”,《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3期,第121-126页。
  4. ^ 陕西省文史资料数据库. www.sxlib.org.cn. [2024-04-14]. 
  5. ^ 萧超然, 梁柱, 汪其来. 《中共党史简明词典》. 解放军出版社. 1986年: 295页.
  6. ^ 何文鼎写于1963年9月1日:“在秦岭山区堵截八路军三五九旅亲历记”,发表于《陕西文史资料》第十三辑. [2021年11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1月28日). 
  7. ^ 何文鼎:“整编第十七师从担任护路到守备延安的经过”,发表于《解放战争中的西北战场――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第二章胡宗南进攻延安,宁、青二马出动配合”,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年01月版,ISBN 9787503400650. [2021-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8). 
  8. ^ 何文鼎:“蒋军胡宗南部进犯延安及其由延安逃跑溃败经过”,发表于《陕西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 [2021-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8). 
  9. ^ 國民政府令. 國民政府公報 (國民政府文官處). 1946-01-01,. 渝字第947號: 3页 [2023-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