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建築在每個時代的建築造型、風格、結構與功能,及其所展現出的社會、文化、宗教、政治、經濟、藝術等意義與內涵非常多元豐富。以台灣歷史上各種具體建築案例等層面來觀察分析,最早可追溯到史前時代的浮腳樓式(干欄式)建築。原住民建築是台灣南島語系建築。荷西時期基於殖民與傳教活動各在臺灣南北構築要塞、教堂;...
    114 KB (11,246 words) - 07:56, 18 March 2024
  • 國立清華大學月涵堂 (category 臺北市歷史建築)
    建築。原址為國立清華大學在台復校之籌備處館舍,後該校同學會長查良釗等為紀念1962年逝世的國立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集資捐建。 月涵堂由華泰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並為國立清華大學校友的張昌華等人設計,振新營造廠承建,樓高2至3層,採鋼筋混凝土結構,第一建築於1966年6月動工、12月竣工,第二建築...
    11 KB (995 words) - 18:21, 23 March 2024
  • 第二次成功實驗(僅次於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該加速器目前被臺大校方展示於臺大物理文物廳,即原物理學講座原子核實驗室。 從1988年臺灣解嚴開始,臺大已然以1928年大創校作為慶祝的對象,於1988年11月臺大出版了《榮耀與分享 : 台大創校六十週年特刊》、1990年《歡聚與勉 :...
    28 KB (2,584 words) - 13:51, 27 March 2024
  • 宋代建築,泛指在960年至1279年的宋朝時期,於北宋及南宋境內的建築,一如以往的朝代,繼承著前朝的建築傳統。 宋朝在經濟、手工業和科學技術方面都有發展,使得宋代的建築師、木匠、技工、工程師、斗栱體系、建築構造與造型技術達到了很高的水準。建築方式也日漸趨向系統化與模組化,建築物慢慢出現了自由多變的...
    77 KB (9,713 words) - 02:59, 23 December 2023
  • 乾清门 (redirect from 御門聽)
    除了“御门听”之外,乾清门还是清朝斋戒、请宝接宝等典礼仪式的举行场所。 2013年,故宫博物院完成第一乾清门广场西侧地面翻墁工程,2014年完成了第二乾清门广场东侧地面翻墁工程,使乾清门广场的现代水泥地砖全部更换成传统的大城砖半砖直柳叶地面,并且更换全部建筑...
    8 KB (1,221 words) - 07:52, 12 October 2023
  • 钟山建筑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主峰头陀岭南麓,是一处南朝祭坛遗址,包括一号坛、二号坛及附属建筑遗存,南北长300多米,占地两万多平方米。该遗址1999年被考古人员发现,被认为是刘宋孝武大明三年(459年)所建的国家北郊坛遗存,并以“钟山六朝坛类建筑...
    2 KB (205 words) - 09:42, 16 October 2023
  • 0391139; 121.5366306 宏盛寶,或稱寶,為宏泰集團宏盛建設於臺灣臺北市興建的高級住宅(豪宅)。因座落於大安區仁愛路,也常稱為仁愛寶。由於宏盛寶所在地有原為國民黨黨產故地的特殊背景,而且為台北市2000年後豪宅熱潮的早期代表建案,不但地段絕佳,建築...
    16 KB (2,193 words) - 07:49, 22 October 2023
  • 园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为明代弘治进士、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后,在唐代陆龟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旧址处拓建而成。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也”句意,将此园命名为拙园。据传王献臣在建园之,曾请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为其设计蓝图...
    24 KB (4,387 words) - 01:25, 30 November 2023
  • 秦始皇 (redirect from )
    梁玉繩云:「《左氏》僖十七孕過,《疏》云:十月而產,婦人大,則大乃十月之,不作十二月鮮。即如《史》注,十二月曰大。夫不及可疑也,過期尚何疑?若謂始皇之生,本不及,隱之至大,而乃以生子告,則子楚決無不知之理,豈非欲蓋彌彰乎?只緣秦犯眾怒,惡盡歸之,遂有呂...
    262 KB (41,272 words) - 21:20, 2 May 2024
  • 建築群。 校總區電機一館:1969年完工,本校第一棟的中央空調建築,同時也是台大首度經由募集捐款所完成的建築。 校總區共同教學館:李俊仁王立甫建築師事務所設計,拆除大7號館所建,因保留庭園三棵琉球松,建築評價高,獲1984年臺灣建築師雜誌獎。 校總區新總圖:沈祖海設計,以舊總圖為造型依據,建築...
    104 KB (11,213 words) - 11:22, 6 May 2024
  • 前2000—前1100年左右成都平原进入三星堆文化时期,屬三星堆文化第二~三。形成了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发达的青铜文化。约相当于漢文典籍记载中的鱼凫朝时期。以三星堆为中心的古蜀国作为长江上游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的中心,是古蜀文明形成阶段中的强盛时期。 三星堆文化主要体现为三星堆遗址的第二和第三,位于360万平方米的三星堆古城内。...
    22 KB (2,439 words) - 05:55, 17 December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