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亞所独有的,因为没有其他任何生物同时拥有所有这些特征。第一对和第三对孔类似于“卡岩塔合踝”,但第二对不是。第三对确实类似腔骨,但前者第一对也是如此,而不像西亞所表现的情况。西亞另一个显著特征是颈椎前肋非常长(是颈椎椎体的五倍多)。 西亞...
    5 KB (699 words) - 08:49, 27 June 2023
  • 名:Dracovenator)是獸腳亞目恐龍的一,生存於侏羅紀早期的南非,化石是一個部分頭顱骨,發現於艾略特組(Elliot Formation)。的身長估計值介於5.5到6.5公尺。 模式種是瑞氏(D. regenti),是由亞當·耶茨(Adam...
    2 KB (220 words) - 23:19, 1 August 2022
  • 名:Neovenator,發音:nee-o-ven-a-tor,意為「新獵人」)是一異特超科的獸腳類恐龍,生存於白堊紀巴列姆階,約1億2500萬年前。自從化石於英國威特島被發現之後,牠成為最著名的歐洲大型肉食性恐龍之一。新身長約7.5公尺,並有著相對輕盈的體格,體重約1至2噸。...
    18 KB (2,067 words) - 03:49, 2 May 2023
  • Rauhut)與徐星建立為新。模式種是小新疆(X. parvus),名意為「新疆的獵人」,種名在拉丁文意為「小的」。 新疆的脛骨長31.2公分。徐星等人提出新疆有兩個自衍徵:脛骨末端的髁部向後延伸,向後程度比脛骨近端還後方、脛骨末端的前側有垂直溝。 新疆最初被歸類於手盜類的分類未定,可能與小掠...
    3 KB (330 words) - 09:40, 30 April 2023
  • 南方名:Australovenator,意為「南方的獵人」)是一大盜類的獸腳亞目恐龍,化石來自澳洲的溫頓組(英语:Winton Formation),年代為白堊紀晚期森曼階,約9500萬年前。對其瞭解來自2009年由史考特·霍克爾(英语:Scott...
    25 KB (3,006 words) - 14:16, 27 August 2023
  • 名:Skorpiovenator,意為「蠍子的獵人」)是一阿貝力科的獸腳亞目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森曼階至土侖階),發現於阿根廷的烏因庫爾組(英语:Huincul Formation)。牠是根據一具近乎完整、關節仍連接的骨骼而敘述的,成為目前所知化石最完整、資訊最詳盡的阿貝力科之一。...
    12 KB (1,458 words) - 08:27, 1 May 2023
  • 侏羅(學名:Juravenator)是一小型的虛骨類恐龍,只有約75公分長,生存於1億5200萬到1億5100萬年前的德國侏羅山脈。目前只有發現一個化石,是一個幼年個體。侏羅的尾巴基部與後肢,發現了鱗片皮膚痕跡。 在1998年夏季,德國艾希施泰特縣的艾希施泰特侏羅博物館,組成一個挖掘團...
    10 KB (1,444 words) - 02:32, 30 May 2022
  • 2021年研究將首分類在腔骨超科,比盤古盜(英语:Panguraptor)進階,與西亞、鮑威爾、卡岩塔合踝(英语:Coelophysis kayentakatae)+腔骨科的演化支,一同構成關係未解決的多分支(英语:polytomy),如下圖所示: 利期的英國南部,即首...
    7 KB (824 words) - 09:17, 1 May 2023
  • 幽灵名:Spectrovenator)屬於基幹阿貝力科的獸腳類恐龍,生存於早白堊世阿普第期,已知唯一的化石發現於巴西東南部米納斯吉拉斯州科拉桑-迪熱蘇斯的奎里科组(英语:Quiricó Formation),是迄今唯一有完整頭骨發現的早白堊世阿貝力科成員。...
    6 KB (742 words) - 08:29, 1 May 2023
  • 沥青名:Asfaltovenator,意為“沥青峡谷組的獵人”)又译阿斯法托,是一基干堅尾類恐龍,化石發現於阿根廷丘布特省中侏羅世的沥青峡谷組(英语:Cañadón Asfalto Formation),可能屬於異特超科。模式種兼唯一種是公路沥青(A. vialidadi)。 2002年,Leandro...
    6 KB (605 words) - 11:37, 12 June 2023
  • 昆卡(學名:Concavenator)又譯駝背,是獸腳亞目鯊齒科恐龍的一,生存於約1億3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早期(巴列姆階)。昆卡是種相當特殊的獸腳類恐龍,臀部前段的兩節特別高,生前可能形成臀部的隆肉,可能具有視覺展示物或調節體溫的功能。昆卡...
    7 KB (950 words) - 12:18, 19 February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