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有機質含量與土壤肥力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 土壤有機質也是土壤碳(C)的主要匯點和來源。雖然已知土壤有機質的土壤碳含量變化很大, 土壤有機質通常估計含有58%的土壤碳,術語土壤有機碳(SOC)和土壤有機質通常可互換使用,測量的土壤有機碳含量通常用作土壤有機質的代表。土壤代表了地球上最大的土壤...
    10 KB (1,293 words) - 17:01, 8 October 2021
  • 表逕流污染和侵蚀。它们还能够为许多水生动物提供庇护场所和食物,并提供树荫以稳定水流的温度变化。当河岸带受到建筑施工、农业或造林的破坏时,可对其进行生物恢复,常见做法是人类干预并进行侵蝕控制和植被恢复。如果与水道相邻的区域,有一季节内积水或土壤饱和,拥有这种水土特性的区域通常称为湿地。由于河岸带在支...
    7 KB (942 words) - 02:37, 5 August 2023
  • 次要原因 食物攝取 镉(Cadmium)是使用量较多的重金属之一,主要有硫化镉、氯化镉、硫酸镉、氧化镉、碳酸镉等。其中以电镀业的使用较最多。镉通常与锌和铅同时由矿石中开采和提炼。 镉进入水体后会沉积于底泥及生物体内。有些镉化合物的水溶性较佳,有些却对土壤...
    3 KB (549 words) - 08:37, 29 April 2022
  • 食物中的各个营养级所利用或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太阳不断地以光的形式给予行星能量,同时最终在食物的整个营养级中以热量的形式被使用和被丢失。 碳被用来制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这是食物熱量的主要来源。...
    8 KB (878 words) - 18:20, 4 January 2024
  • 物种分布格局可能因季节、人类分布、资源以等非生物和生物因素而改变。 非生物因素主要分为三类: 气候因素,包括阳光、大气、湿度、温度和盐度; 土壤因素,与土壤有关的非生物因素,如土壤的粗糙度、当地的地质条件、土壤酸碱度和透气性; 社会因素,包括土地使用和水的供应。 较干燥的地区可看到非生物因素对物种分布影响的典例:一个物种的多数个体会聚集在水源周围,群聚分布。...
    7 KB (818 words) - 15:50, 1 April 2024
  • 食物鏈 (redirect from 食物)
    食物鏈是表示物種之間的食物組成關係,在生態學中能代表物質和能量在物種之間轉移流動的情況。食物鏈是用來表示生物之間「吃」與「被吃」的關係。任何一種生物的增加或減少,都會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 雖然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種類眾多,亦於生態系統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但根據它們在能量和物質中所引起的作用,可以被分類...
    6 KB (710 words) - 18:29, 8 February 2023
  • 盤基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是一種原生生物,屬於黏菌的一種。經常用來作為科學研究所用的模式生物。這種生物帶有6個染色體,基因組大小約34Mb,其中約有8000到10000個基因。 在野外,盤基柄菌可以在土壤和潮濕的落葉中找到。 它的主要食物包括細菌,例如在土壤中發現的大腸桿菌,和腐爛的有機物。...
    11 KB (1,569 words) - 06:07, 10 July 2022
  • 泛化种和特化种之间的区别不仅限于动物。例如,一些植物需要严格的温度、土壤条件和降水才能生存,而另一些植物则可以耐受更广泛的条件。仙人掌可以说是一个特化种。其在高纬度维度无法过冬,水分过多也会死亡。 当体重一定时,食虫动物和食果动物等特化种的活动范围比食物来源较少的一些食叶动物等动物特化种的活动范围更大,这是因为他们需要更大的觅食区域。Tim...
    6 KB (766 words) - 17:39, 5 July 2022
  • 生态学 (section 食物)
    “研究生物與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生物環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是指生物物种之间和物种内部各个体之间的关系,非生物环境包括自然環境:土壤、岩石、水、空气、温度、湿度等。 在1935年英国的Tansley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之后,美国的年轻学者Lindeman在对Mondota湖生态系...
    22 KB (2,759 words) - 12:20, 14 April 2024
  • 高级消费者(三级以上)——中大型食肉动物(包括顶级掠食者)和大型杂食动物 分解者和寄生物也是消费者,但是并无法具体定位其在食物链上的位置。食谱中植物成分含量较高的食碎屑动物可以勉强算是初级消费者,但食腐动物的食源却可能来自于食物链任何位置的动物残骸。寄生物也同理。 生产者 捕食者 食物食物 弱肉强食...
    2 KB (327 words) - 12:01, 10 December 2022
  • 例如爭取食物來源、爭取地盤或是交配機會。如蚱蜢,一群蚱蜢中的各个个体取食同样的食物,虽然互不干扰,但每一个个体都对其他个体的取食造成负面影响。 种内競争对群体的数量也有很大影响,如果群体密度过大,种内競争会变得非常激烈,有限的食物只能允许最能适应的个体存活,雄性间的競爭使得只有最强壮的才能生育后代。...
    902 bytes (126 words) - 09:43, 17 January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