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是一種患者排出大量稀尿液和異常口渴的症狀,可導致脫水和癲癇。 尿崩可分為四類,中樞性尿崩症是因為缺乏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加压素),可能源於下丘腦、腦下垂體或遺傳問題。腎源性尿崩症則是由于肾脏集尿管(renal collecting...
    11 KB (1,673 words) - 17:08, 1 March 2024
  • 腎源性尿崩症(Neph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 (NDI))主要是源於腎臟病理的一種尿崩症。這是相對於中央/神經性尿崩症(neu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神經性尿崩症是由抗利尿激素(ADH)/精氨酸抗利尿激素(AVP)水平不足所造成。腎源性尿崩症...
    11 KB (210 words) - 18:54, 9 December 2022
  • 、下痢、服用利尿劑,或腎臟病等會造成體液大量流失的情形。中血容性高血鈉症則可能起因於患者發燒、水份攝取過少(英语:Adipsia)、長期換氣過度、尿崩症或是鋰鹽中毒等情形。高血容性高血鈉症則可能肇因於血中醛固酮過高,或照護過程中輸注了過量的3%生理食鹽水或碳酸氫钠。偶見是因患者攝取過多鹽分引致。若...
    5 KB (547 words) - 03:45, 10 June 2024
  • 去氨加壓素 (英語:Desmopressin)以商品名DDAVP等於市面銷售,是一種用於治療尿崩症、尿床、A型血友病(英语:hemophilia A)、類血友病和尿毒症的藥物。對於A型血友病和類血友病,僅適用於輕度至中度病例。此藥物經由鼻腔、靜脈注射、口服或置於舌下的方式給藥。...
    15 KB (1,582 words) - 06:02, 23 May 2024
  • 如果飲水量為2000毫升,正常人的尿量介於800毫升-2000毫升。 如果所排出的尿量在一天內高於2500毫升,便是多尿症。 喝過量的水、咖啡或酒。 尿崩症 糖尿病 精神性多渴症,最常發生在30歲以後的女性。 腎衰竭 鐮型血球貧血 鬱血性心衰竭 高血鈣症 尿液檢查 血糖檢查 血中尿素氮檢查 肌酐酸檢查...
    992 bytes (116 words) - 17:59, 10 June 2024
  • Institute) 儿童发展指数(英语:Child Development Index)(Child Development Index) 中枢性尿崩症(英语:Central diabetes insipidus)(Central Diabetes Insipidus) 伪膜性结肠炎(Clostridioides...
    948 bytes (81 words) - 09:09, 10 January 2021
  • 會。,經口服後由胃腸吸收,而經腎臟由尿代謝。 鋰鹽的常見副作用有頻尿、手抖、流涎(sialorrhea)、鉀離子缺乏等。嚴重者有甲狀腺機能低下症、尿崩症與鋰中毒。因此建議監測其血中濃度,降低中毒風險。如果血液中鋰濃度過高,可能出現腹瀉、嘔吐、協調不良、嗜睡、耳鸣。孕婦使用鋰化合物可能造成胎兒發育問...
    12 KB (1,489 words) - 05:48, 2 June 2024
  • 腺炎、前列腺增生或者前列腺癌。治疗前列腺癌的药物也可能引发尿失禁。 多尿症也會引發尿失禁。最常見的病因有:失控的糖尿病、原发性多渴症、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多尿症会造成尿急尿频,但不一定引发尿失禁。 其他的罕見的原因包括精神疾病,譬如多發新硬化症,脊柱裂,帕金森氏症,中風和脊柱受傷;這些疾病都傷害或者干擾膀胱神經。...
    8 KB (1,101 words) - 05:12, 3 June 2024
  • 是通过降低肾小管内细胞收集抗利尿激素的反应速度来奏效。其实,在上述病症中的作用主要是依赖于地美环素能够致使人体无法集中尿液进而脱水,从而诱导肾原性尿崩症发生的副作用。 1975年,地美环素被首次报道用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治疗,随后在1978年,一系列更大规模的研究发现是药物在治疗抗利尿激素...
    13 KB (1,196 words) - 16:25, 6 May 2023
  • 氫氯噻嗪(英語:Hydrochlorothiazide,簡稱HCTZ、HCT或HZT)是一種利尿劑。通常用來治療高血壓及因液體堆積造成的水腫。其他用途還包含治療尿崩症和腎小管性酸中毒,它也可以減輕高鈣尿症(英语:Hypercalciuria),從而降低腎結石的風險。此外,此藥物也經常作為治療高血壓的第一線藥物。...
    7 KB (570 words) - 12:47, 7 November 2022
  • 作用於動脈管璧,能調節血壓,故也稱血管加壓素。 作用於遠曲小管與集尿管,以增加對水分的再吸收,減少尿液中的水分,分泌不足會造成尿多且稀。 相關疾病: 若毫無分泌,則會造成尿量特多,稱為尿崩症。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當症候群 (SIADH),是腦下垂體後葉在血漿滲透壓下降或尿液滲透增加的情況下,仍然繼續分泌抗利尿激素。...
    10 KB (768 words) - 18:15, 16 March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