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枢密院是由顾问(顾问官)组成的天皇的谘询机构。因为处理了许多宪法问题,亦稱“宪法守护者”。1888年设立,在1947年废止。简称府,议长称相。 1888年为了审议宪法草案,根据枢密院官制创设了枢密院。在1889年公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中,也明确规定其为天皇的最高谘询机关。首任议长为伊藤博文。...
    6 KB (1,146 words) - 15:28, 23 July 2023
  • 密使、副使居住,故以“西府”代稱密使,在中書省之北,印有"東"、"西"之文,而共為一,但行東印。事實上是以枢密院的长官来分割宰相的掌兵之权,即馬端臨宣稱的“枢密院官虽曰掌兵,亦未尝不兼任宰相之事”。宋朝國策即是对“武人跋扈”的防備不遺餘力。不過北宋初年武将在枢密院...
    7 KB (1,382 words) - 07:32, 26 July 2023
  • 为避家讳,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改称同中书门下二品。 后梁改枢密院为崇政,设立长官崇政使、崇政副使。后唐改称枢密院,长官密使、副使。不同于唐朝以宦官担任密使,五代以士人担任密使。后晋一度废除枢密院,以宣徽使取代,旋即恢复枢密院。后唐以李琪为御史大夫,以后不再任命。后晋以御史中丞为正四品。...
    2 KB (443 words) - 07:29, 29 September 2022
  • 、南之别。 北面官主要设有大于越府,长官是大于越,如同秦汉三公,不常置。北宰相府、南宰相府:北宰相府“掌佐理军国之大政,皇族四帐(皇族),世预其选”;南宰相府职权是“掌佐理军国之大政,国舅五帐(外戚),世预其选。” 其他契丹枢密院、大王、宣徽均分为北南二。 北枢密院、南枢密院,各有...
    4 KB (626 words) - 18:46, 18 May 2021
  • 郎中、员外郎等官。元世祖时定吏户礼为左三部,兵刑工为右三部。 枢密院,有密使(或)、副使等官。有重大軍事行动时,在有关地点设行枢密院,如西川行枢密院、江南行枢密院、甘肃行枢密院、河南行枢密院、岭北行枢密院等。战事结束,行撤销。 御史台,有御史大夫二人、御史中丞二人及侍御史、治书侍御...
    6 KB (969 words) - 01:53, 1 March 2019
  • 中枢官制在皇帝之下,分设尚书省(分为十六司)、枢密院(分十二监军司)、中书省、御史台、三司,大体如同唐朝、宋朝的制度。另设蕃字(掌管西夏文的文书)、汉字(掌管与北宋来往时用汉字的文书)。 地方官制:分设各州,夏仁宗时最多统治二十二州,包括今宁夏、甘肃的大部,陕西北部,...
    1 KB (189 words) - 06:27, 21 October 2022
  • 元丰改制 (redirect from 元豐官制)
    元丰改制,中国北宋神宗元丰年間进行的大規模官制改革。 唐朝律令体制下,形成了以三省六部为首的精密官制体系,唐玄宗以降的社会变化,现实和理念偏离越来越大。唐朝大量设置臨時官——使職。使職包括观察使、节度使和转运使等。使職让律令之外的官员掌握实权。唐朝滅亡,五代十国傾向更加严重。宋朝成立統一中国,并没有大规模改变混乱官制...
    6 KB (1,076 words) - 08:30, 1 July 2023
  • 监)中都水监并入工部。宋高宗时设立御前五军,称之为神武军,隶属于枢密院,后来改属殿前司。地方路级行政区的长官:转运使司称之为漕司,提刑按察司称之为宪司,提举常平司称之为仓司,经略安抚司称之为帅司。小县不再设立县丞,由主簿兼任。 中国主题 政治主题 历史主题 北宋官制 《歷代官制、兵制、科舉制表釋》...
    2 KB (359 words) - 07:16, 6 August 2021
  • 對掌大政。天下財賦,內庭諸司,中外筦庫,悉隸三司。」 宋代握有最高行政權的是宰執。宰執即是平章政事(宰相)和參知政事(執政,參知政事是宋太祖為牽制宰相趙普所設,初始地位尚低,而後太祖一升再升,用來制衡宰相)的合稱。 參三省六部 二府指的是...
    30 KB (525 words) - 08:40, 9 November 2023
  • 南面官 (category 辽朝官制)
    灭后晋,仿后晋制度,设南面三省、六部、台、、寺、监、诸卫、东宫之官、三公府、三师府等,都是南面官。辽世宗天禄元年(947年),分置北枢密院和南枢密院。北面、南面两类官制的称呼正式出现。汉人枢密院成为管理汉人的最高行政机构。置尚书省,后改称中书省,其他官制也日趋完备。...
    2 KB (403 words) - 12:07, 17 April 2024
  • 北面官 (category 辽朝官制)
    国官、边防官、坊场局冶牧厩官等。北面官职繁权重,南面官职简权轻。北面官也各分南北,有北、南宰相府,北、南大王,宣徽北、南等。辽代的统治机构有北枢密院和南枢密院,北枢密院主管军政,南枢密院主管民政。 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中国官制大辞典·上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1 KB (223 words) - 08:13, 24 October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