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恐龍文藝復興(英文:Dinosaur renaissance)是一次小規模的科學革命,改變了恐龍的生理學理論,以及在大眾文化中的形象。恐龍文藝復興開始於1960年代晚期,當時有新發現與研究指出恐龍可能不是慵懶的冷血動物,而其實是群活躍的溫血動物。這假說挑戰了20世紀前半段被普遍接受的恐龍看法。...
    13 KB (2,017 words) - 07:42, 21 February 2023
  • 恐龙(英語:dinosaur)是蜥形纲鸟颈主龙类恐龍總目(學名:Dinosauria)下的所有脊椎动物的統稱,是繁盛于显生宙中生代的一大类陆生和半水生生物,也是大众文化中最著名的古生物类群。恐龍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中期,在卡尼期洪积事件后出现大规模的演化辐射,在三叠纪末灭绝事件后演替取...
    152 KB (18,453 words) - 17:34, 25 April 2024
  • 恐龍生理學一直是個高度爭議的領域,尤其是體溫調節。在恐龍的早期研究中,恐龍被重建為大型、四足、慵懶的爬行動物。自19世紀中期之後,科學界對於恐龍的生活方式、代謝、體溫調節等層面的理論,有過多次的變動。開始於1960年代的恐龍文藝復興,對於恐龍生理學的理論,產生巨大的影響,幾乎涵蓋到每個層面,尤其是恐龍溫血理論、鳥類起源自恐龍理論。...
    96 KB (11,382 words) - 17:00, 23 October 2023
  • 恐龍的現代理論,特别是為部分恐龍是溫血動物的理論提出佐證。羅伯特·巴克與他的導師約翰·奧斯特倫姆,一起發起正在進行的恐龍文藝復興古生物研究,1975年4月開始,羅伯特·巴克於《科學美國人》雜誌中內首度提出恐龍文藝復興。他專攻的領域是生態環境和恐龍的行為。 羅伯特·巴克主張恐龍...
    9 KB (1,099 words) - 13:38, 28 May 2024
  • 有羽毛恐龙(Feathered dinosaurs)具有毛状衍生物和羽毛,可能是兽脚类恐龙甚至是整个恐龙类比较普遍的一个特征。一般情况下羽毛的痕跡比较難被發現,到目前為止,相对于已发现的恐龙属种只有为数不多的恐龍被鑑定出具有羽毛。雖然有羽毛恐龍僅發現於全球少数化石特异埋藏地區,但可能當時全球各地都...
    61 KB (7,752 words) - 13:08, 6 January 2024
  • 恐龙中的鳥臀目和板龍科。 1974年,彼得和羅伯特·巴克在《自然》期刊发表论文,他们认为恐龙单独构成一个自然单系群,而非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的多系群。这个观点掀起了恐龙研究的一场革命,也是1960年代晚期开始的恐龍文藝復興重要推动力之一。 他命名了卡洛夫龍屬、卡米洛特龍屬、賴索托龍屬和雅爾龍屬等恐龙。...
    3 KB (295 words) - 07:29, 26 June 2022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0) (英语).  官方网站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恐龙》的资料(英文) 爛番茄上《恐龍》的資料(英文) 豆瓣电影上《恐龍》的資料 (简体中文) Metacritic上《恐龍》的資料(英文) Box Office Mojo上《恐龍》的資料(英文) AllMovie上《恐龍》的资料(英文)...
    28 KB (3,171 words) - 12:39, 29 September 2023
  • 由於迪士尼從未承認其文藝復興時期電影的官方時間表,因此人們爭論哪部電影應該被視為時代的終結。有些人認為《恐龍》(2000年) 使用CGI的效果,或是具有喜劇基調的《變身國王》(2000年) 是文藝復興的終結。如果將《恐龍》或《變身國王》視為文藝復興時期的結束,則1999年的《幻想曲2000》實際也被被列入文藝復興...
    79 KB (6,298 words) - 06:22, 10 February 2024
  • Ostrom,1928年2月18日—2005年7月16日)是一位美国古生物学家,发现了恐爪龙(学名:Deinonychus)等许多恐龙,其研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引领了“恐龙文艺复兴”。 At last, his theory fli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ay 5, 2001. Olivia...
    1 KB (85 words) - 12:56, 6 May 2023
  • 鴨嘴龍科(Hadrosauridae)是鳥腳亚目恐龍的一科,是一群繁盛的大型植食性恐龍,主要繁盛於白堊紀晚期的亞洲、歐洲、以及北美洲。在鴨嘴龍類的研究歷史中,鴨嘴龍類的食性與進食方式是主要的研究爭論之一,並有過多次的變動。由於鴨嘴龍類是白堊紀晚期的優勢植食性動物,研究鴨嘴龍類的主要食物、進食方式,...
    27 KB (3,531 words) - 14:38, 18 December 2021
  • 脅空鳥龍屬 (category 上白堊紀恐龍)
    在拉丁語中意為「鳥」,兩者意為「從空中威脅的鳥」;種名 ostromi 則是為了紀念已故美國古生物學家約翰·奧斯特倫姆(John Ostrom),他是恐龍文藝復興的主要推動者之一,對於恐龍和鳥類之間演化關係的研究有很深遠的貢獻。 脅空鳥龍的發現者最初將牠們命名為Rahona,但之後發現已有一種毒蛾科昆蟲名為Rahona,於是將牠們改名為Rahonavis。...
    11 KB (1,406 words) - 12:23, 26 March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