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蟾蜍(學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是蟾蜍科下的一種,廣泛棲息於農林、低地,城鎮內的校園、溝渠等地方。每到繁殖季節就會成群出沒於溪澗或具水源的地方,雄性發出鳴亮的求偶叫聲,並互相擁抱,一時蔚為奇觀。由於牠較其他蟾蜍更接近人類居住地,而且數目相當多,因此俗語中的癩...
    7 KB (885 words) - 12:01, 13 July 2022
  • 是坐在地上,等待食物進入攻擊範圍之內,有別於黑眶蟾蜍,除了用舌頭外,盤古蟾蜍也會直接用嘴巴叼起食物,而蟾蜍只會用舌頭將食物黏回嘴裡,所以能吃的食物大小有限。由於本身有毒,因此除了大冠鷲及少數的蛇類外,天敵其實不多,當盤古蟾蜍遇到攻擊時,會做出類似伏地挺身的動作,如果無效,則會做出很像花狹口蛙的鼓...
    5 KB (618 words) - 14:58, 19 February 2022
  • 蟾重盘吸虫(学名:Diplodiscus melanosticti)为重盘科重盘属的动物。分布于台湾岛等地,营寄生生活,终末宿主蟾蜍以及寄生于肠。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蟾重盘吸虫.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6]...
    1 KB (87 words) - 08:36, 30 September 2020
  • venom)主成分为蟾毒素(bufotoxin),是中药材攻毒杀虫止痒药的一种,该药材出自于《药性论》一书,有解毒止痛的功效。蟾酥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蟾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耳后腺和皮肤腺体的干燥分泌物,蟾酥的药性辛、温,有小毒;入心经。...
    5 KB (657 words) - 04:56, 4 January 2023
  • 头棱蟾属 (category 蟾蜍科)
    manipurensis (Mathew & Sen, 2009) Duttaphrynus melanostictis Schneider, 1799 蟾蜍 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 (Schneider, 1799) Duttaphrynus microtympanum (Boulenger...
    4 KB (383 words) - 13:35, 8 October 2023
  • liui,見IUCN紅色名錄及漁護署香港兩棲動物名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短腳角蟾 - Xenophrys brachykolos C 蟾蜍科 Bufonidae 蟾蜍 (癩蝦蟆) - 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 C 蛙科 Ranidae 香港湍蛙(香港瀑蛙) - Amolops...
    4 KB (482 words) - 07:38, 6 May 2022
  • 褐色,尾鳍色较浅。 无棘溪蟾最早发现于海南省乐东县尖峰岭,2009年在广东省乳源县天井山林区也有发现。 乐东蟾蜍最初于1963年发现是被鉴定为头盔蟾蜍(Bufo galeatus)。之后费梁等学者通过对比研究,将其修订为新种,最初归入蟾蜍...
    4 KB (381 words) - 16:02, 6 September 2022
  • 蟾蜍、短腳角蟾、香港湍蛙、小棘蛙、沼蛙、大綠蛙和斑腿泛樹蛙。另外爬蟲類有變色樹蜥,還有被放生的中國水龍(長鬣蜥)和紅耳龜。 水塘和河流為水鳥及林鳥提供了濕地生境,公園內常見的鳥類有鳶(麻鷹)、白頭鵯、紅耳鵯、麻雀、紅咀藍鵲、鵲鴝、大山雀、翠鳥、畫眉、噪鵑、褐翅鴉鵑(毛雞)、...
    9 KB (886 words) - 18:24, 23 September 2023
  • 大肚魚、高體、台灣沼蝦、日本沼蝦、東台灣赤腹鷹、灰面鵟鷹、魚鷹、大冠鷲、黃嘴角鴞、盤古蟾蜍、莫氏樹蛙、鷿鵜、水蛙、帶紋赤蛇、乳指沼蝦、蟾蜍、盤古蟾蜍、小雨蛙、蒙西氏小雨蛙、小鷿鵜、魚狗、紅尾伯勞、白鼻心、龜殼花、眼鏡蛇、百步蛇以及近50種以上的蝴蝶。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東源濕地...
    8 KB (930 words) - 00:55, 30 December 2021
  • Diplodiscus magnus Srivastava, 1934 短肠重盘吸虫 Diplodiscus mehrai Pande, 1937 蟾重盘吸虫 Diplodiscus melanosticti 微小重盘吸虫 Diplodiscus minutus 黑斑蛙重盘吸虫 Diplodiscus...
    1 KB (115 words) - 20:41, 25 December 2022
  • 紅膠木、水楠、木荷、黧蒴錐、黃牙果、包衣椆、布渣葉及細葉榕等。 成齡的混合林和林中的山澗,是兩棲動物理想的棲息地。有記錄的兩棲動物最少有七種:包括蟾蜍、短腳角蟾、香港湍蛙、小棘蛙、沼蛙、大綠蛙和斑腿泛樹蛙。 水塘和河流為水鳥及林鳥提供了濕地生境,公園內常見的鳥類有麻鷹、白頭鵯、紅耳鵯、麻雀、紅咀...
    4 KB (661 words) - 15:23, 13 May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