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轄有以下2町1。 阿見町 河內町 美浦 1896年4月1日 - 信太郡與河內郡合併。(2町29) 1899年4月1日 - 千葉縣香取郡本新島、十余島、金江津編入稻敷郡。(2町32) 1942年8月1日 - 源清田與長竿合併,並改制為瑞穗。(2町31) 1945年5月7日 - 阿見施行町制,改制為阿見町。(3町30村)...
    1 KB (189 words) - 07:18, 16 March 2024
  • )是位于茨城縣的一町。 昭和30年5月3日 長竿源清田、生板合併為河内。 昭和33年2月15日 金江津編入河内。 平成8年6月1日 町制施行後改制為河内町。 中学校 河内町立河内中学校 河内町立金江津中学校 小学校 河内町立生板小学校 河内町立源清田小学校 河内町立長竿小学校 河内町立金江津小学校...
    1 KB (102 words) - 23:33, 11 August 2019
  • 受先。二人激戰三天,篠原最後中盤告負。接著,秀哉名人上場,吳受二子。結果黑棋以四目勝而終局。秀哉局後評道:「黑棋態勢極莊重堅實,成功地將優勢保持到終局,布武堂堂,未給白以可乘之隙。此二子局可作為快心之傑作。」再勝前陳爾四段、最後島義勝四段出場,吳黑棋五目勝,遂被正式定為三段。...
    40 KB (5,446 words) - 07:33, 15 February 2024
  • 位于中国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西南部的俞乡,距武义县城20公里。村民多俞姓。 俞始建于南宋,相传杭州人俞德在松阳过世后,其子俞义扶柩回杭途径此地,后定居于此。明朝刘伯温按星象排列对该布局进行设计,嘉靖年间为鼎盛时期,至乾隆、道光时期再度兴盛。古现存宋、元、明、古建筑53处,共1072间3...
    3 KB (287 words) - 04:43, 18 December 2020
  • 上義(1501年3月29日—1573年2月3日)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將。北信濃的戰國大名。父親是左衛門督上顯國(賴平・賴衝)。母親是室町幕府三管領斯波義寛的女兒。乳娘是家臣出浦國則之妻。正室是信濃守護小笠原長棟的女兒。幼名武王丸, 信濃埴科郡葛尾城城主時期兩度擊退武...
    9 KB (1,304 words) - 00:29, 29 December 2021
  • 屋、80多名居民。羅、楊、蘇三氏祖先曾結拜,300多年前一起從新安南頭遷居石梨背谷。而根據羅氏族譜,興寧羅氏十二世祖包享公,原遷往沙田瀝,乾隆二年(1737年)定居於石離背。 在重置石梨背一事上,村民曾要求搬到長沙灣或荃灣,是他們慣常售賣農產品的墟市。然而政府卻讓村民選擇遷往錦...
    9 KB (807 words) - 03:42, 24 March 2024
  • 吴氏先祖吴拔仕(八四郎公)于元朝末年从浙江迁至河里上篱,其孙吴文贵(三世祖文贵公)迁往上篱北侧一里处,到六世祖郭隆公时将该称为培。培与上篱为同宗的兄弟关系,合称为吴家坊。培居上游,称吴家坊上,上篱则称吴家坊下。20世纪50年代,上篱改称升星。 从明朝初年三世祖迁居到正统年间,为培的形成时期;嘉靖到...
    3 KB (495 words) - 16:18, 15 November 2023
  • 龙南县里仁镇新园(7) 寻乌县澄江镇周(7) 安福县金田乡柘溪(7) 泰和县螺溪镇爵誉(7) 金溪县合市镇游垫(7) 金溪县合市镇全坊(7) 金溪县琅琚镇疏口(7) 金溪县陈坊积乡岐山(7) 乐安县湖坪乡湖坪(7) 婺县江湾镇篁岭(7) 婺县思口镇西冲(7) 济南市章丘区官庄乡朱家峪(2)...
    35 KB (5,263 words) - 08:32, 13 March 2024
  • 平合戰,史稱「治承·壽永之亂」,是指从日本平安時代末期治承四年(1180年)至元曆二年(1185年)的6年间的大规模内乱,也被看作是衔接日本古代与日本中世时期的历史事件。在後白河院皇子以仁王举兵反抗以平盛为中心的平家政權,各地逐渐响应,并最终随着平家政权的逐渐崩溃,以赖朝为中心所构成的关东武家政權(镰仓幕府)登上历史舞台。...
    28 KB (2,965 words) - 17:42, 28 January 2024
  • ,為隸屬台東縣蘭嶼鄉的一個行政區,位於蘭嶼東側,與蘭嶼鄉其他三相鄰,由北至南為朗島、椰油,和紅頭中有兩個部落,分別為東部落(Ivazogan或稱Iranmeylek)和野銀部落(Ivalino),其中野銀部落有蘭嶼最完整的傳統聚落群,而東灣以台灣第一道曙光知名。 東...
    8 KB (750 words) - 07:37, 2 April 2024
  • 的住民有多達10個姓氏分佈,其中包括詹,張,李,戴,孔,林等。 大浪是四個村莊中規模最大的一個,在內設立的公所更保留至今,完整的保存了舊時香港村莊的傳統建築結構。咸中大多數的建築物是戰前建造的,村民的姓氏主要為溫,民們在鹹居住了7至8代。相較於大浪以及鹹...
    21 KB (2,503 words) - 10:58, 11 February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