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寫為仔,是臺灣臺南市仁德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中部西側。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仁愛里北大半部、仁和里、成功里東北半葉不含其東部邊界地帶及東南部及西南端。 本地區境內主要聚落為仔、南勢園,設有仁和國小、虎山國小。 台灣日治初期,地區為一街庄,稱為「...
    6 KB (701 words) - 04:12, 12 August 2023
  • ,可以指: (彰化縣彰化),臺灣彰化縣彰化的一個地名。 (彰化縣埤頭鄉),臺灣彰化縣埤頭鄉的一個地名。 (臺南市),臺灣臺南市仁德區的一個地名。...
    315 bytes (42 words) - 14:55, 1 September 2016
  • 文化(臺灣話:Gû-tiâu-tsú bûn-huà)是臺灣南部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該遺址位於臺南臺地東南側、臺糖虎山農場虎子山四週,恰在原虎山路、文華路二段交會處四週之區域。現今隸屬於臺南市仁德區成功里。該文化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晚期類型。 ...
    4 KB (630 words) - 00:54, 21 October 2023
  • 遺址(臺灣話:Gû-tiâu-tsú-uî-tsí)是臺灣南部的新石器時期遺址之一,該遺址位於臺南臺地東南側、臺糖虎山農場虎子山四週,恰在原虎山路、文華路二段交會處四週之區域。現今隸屬於臺南市仁德區成功里(朱正宜2012:4)。該文化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晚期類型。 ...
    14 KB (2,516 words) - 10:13, 27 June 2023
  • 火燒,是臺灣雲林縣臺西鄉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鄉東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富琦村東北部、和豐村東部,以及東勢鄉四美村西北端凸出部分的西北半部。 台灣清治末期,火燒地區為一(舊制)街庄,稱為「火燒庄」,隸屬於海豐堡。該庄北隔新虎尾溪與麥藔庄為鄰,東與番仔藔庄為鄰,南邊為下...
    6 KB (827 words) - 16:57, 28 June 2021
  • 繩紋陶文化或繩紋紅陶文化,而後再依地區細分:15。細繩紋陶文化除了細分出牛稠子文化之外,尚有牛罵頭文化、東部繩紋陶文化等文化。 在臺南市文化遺址除了最初的遺址之外,尚有南科右先方、官田國母山、永康網寮等等10多處遺址,其範圍分布已比大坌坑文化那時來得廣,且有深厚的文化層,應已演變成長...
    18 KB (2,542 words) - 04:51, 16 April 2024
  • 後,是臺灣臺南市白河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馬後里、內角里、崎內里北半部(頭前溪以北部分)。 台灣日治初期,馬後地區為一(舊制)街庄,稱為「馬後庄」,隸屬於下茄苳南堡。昔日該庄西邊、西南邊及南邊隔八奬溪(今八掌溪)支流頭前溪分別與詔安厝庄、海豐...
    6 KB (725 words) - 15:06, 5 May 2024
  • 厝,是臺灣雲林縣四湖鄉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鄉中部至北中央地帶。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施湖村、湖寮村北部中央凸出部分的北端、羊調村東南大半部不含最東南端、內湖村東北端。 臺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羊厝地區為一(舊制)街庄,稱為「羊厝庄」,隸屬於尖山堡。該庄北隔舊虎尾溪與...
    8 KB (1,168 words) - 01:24, 15 July 2022
  • 南5線 (category 臺南市區道)
    南5線,「仔~歡雅」線,是臺南市(簡略代號:「南」)境內編號第5號的區道等級公路,北起臺南市鹽水區義里義(舊稱仔),經鹽水區番仔寮,南至臺南市鹽水區歡雅里歡雅(舊稱番仔厝),全長為 4.999 公里。  南5線為連絡鹽水區區西側義里、下中里、後宅里到歡雅里幾個村里聚落的區內鄉道,大致...
    21 KB (1,293 words) - 08:00, 30 July 2022
  • 東區(臺灣話:Tang-khu)是臺灣臺南市的一個區,位於臺南市西南部,因其位於舊臺南市東側而得名。區內人口約有18.2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有1.4萬人,以人口數而言是臺南市第三大區(僅次於永康區、安南區),人口密度則居全市最高。區內大專院校與各級中小學遍布,包含著名的國立成功大學、國立臺南...
    34 KB (2,382 words) - 02:25, 3 May 2024
  • 臺南在全球化及世界城市研究網絡(GaWC)發表的2020年世界級城市名冊中被定義和歸屬於 Sufficiency(自給自足)等級的國際城市。 臺南地區自新石器時代起經歷大坌坑文化、文化、大湖文化及鐵器時代,目前尚存有...
    162 KB (17,296 words) - 08:01, 12 June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