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準噶爾(學名:Dsungaripterus)是目下的一,翼展可達3米。牠生活於白堊紀早期,化石首次發現於準噶爾盆地。湖準噶爾的近親,曾經是準噶爾的一個種。 準噶爾的頭顱骨頂部至喙的中央有一個低的骨狀冠。牠的頭及頸部幾乎達1米長。牠最明顯的特徵是修長、向上彎的頜部,在頂部...
    1 KB (136 words) - 00:48, 9 March 2023
  • 準噶爾科(Dsungaripteridae)是亞目的一科。在1964年,中國古生物學家楊鍾健建立準噶爾科,以包含準噶爾,之後被命名的湖、驚恐,也被歸類於準噶爾科。 在2003年,亞歷山大·克爾納(Alexander Kellner)提出準噶爾...
    4 KB (506 words) - 10:41, 3 June 2023
  • (學名:Noripterus)是亞目的一,化石被發現於中國新疆準噶爾盆地的連木沁組地層,地質年代相當於白堊紀早期。湖準噶爾的近親,兩者生存於相同時代與地區,而體型與牙齒的差異可能導致兩者佔據者不同生態位。 在1973年,中國古生物學家楊鍾健將化石進行描述、命名,模式種是複齒湖翼龍(N...
    6 KB (785 words) - 02:02, 30 August 2022
  • 諾曼第名:Normannognathus)是亞目的一個,生存於侏儸紀晚期的啟莫里階。 在1993年,Jean-Jacques Lepage在法國上諾曼地濱海塞納省的瑟堡-奧克特維爾海岸,發現一個類的頜部化石,長約10公分,屬於Argiles d'Octeville組地層。...
    3 KB (383 words) - 11:36, 10 August 2021
  • 都迷科(學名:Domeykodactylus)為亞目準噶爾科的一個,生活於白堊紀早期,化石發現於智利安多法加斯大。 在2000年,大衛·馬提爾(David Martill)、埃伯哈德·弗雷伊(Eberhard Frey)等人將這些化石命名為新,模式種是塞氏都迷科(D....
    3 KB (330 words) - 02:17, 25 December 2022
  • 的上頜的下緣筆直。上頜的牙齒排列至嘴部後方,越後方牙齒越小,牙齒的間隔大。槍頜具有矢狀頭冠,上有溝槽、凹處。 研究人員根據親緣分支分類法分析,將槍頜歸類於準噶爾科,並提出槍頜準噶爾的姐妹分類單元。古生物學家Brian Andres提出槍頜準噶爾的次異名。...
    3 KB (331 words) - 15:38, 30 August 2023
  • 鹿角名:Puntanipterus)是亞目的一,可能屬於準噶爾科,化石是在1972年發現於阿根廷聖路易省的La Cruz組地層,地質年代為晚侏儸紀到早白堊紀。 鹿角的正模標本(編號PVL 3869)包含一個脛跗骨與腓骨。脛跗骨的長度為10...
    4 KB (580 words) - 13:14, 4 June 2024
  • 的化石也是在敦達古魯第一次發現的類頭骨化石。敦達古魯被認為屬於準噶爾超科的未定位。有研究根據齒槽的形狀,認為敦達古魯以螃蟹或其他貝類為食。 在2007年,亞歷山大·克爾納(Alexander Kellner)提出敦達古魯的外表類似德國準噶爾,但無法確定敦達古魯...
    4 KB (475 words) - 07:11, 8 February 2024
  • 班尼特名:Bennettazhia)是目的一,原本在1928年被查爾斯·吉爾摩(Charles Gilmore)命名為俄勒岡無齒(Pteranodon oregonensis)。 班尼特的正模標本(編號MPUC V.126713)是一個肱骨、兩節瘉合的背椎、某些不明位置的斷裂...
    4 KB (508 words) - 11:16, 10 August 2021
  • 森林名:Nemicolopterus)是亞目的一,化石發現於中國遼寧省的熱河群九佛堂組,生存年代為1億2000萬年前。森林的翼展為25公分,是最小型的之一。 森林是在2008年敘述、命名,模式種是隱居森林(N. crypticus)。...
    4 KB (465 words) - 11:16, 10 August 2021
  • 德國名:Germanodactylus)又譯日耳曼,意為“德國的手指”,是亞目的一,化石發現於侏儸紀晚期的德國,包含著名的索倫霍芬石灰岩。德國曾長期被歸類於。牠們是第一個被發現頭冠有軟組織覆蓋的類。 德國的體型,大約是烏鴉的大小。脊飾德國的顱骨長度為13公分,翼展為0...
    10 KB (1,306 words) - 09:27, 20 September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