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外国文言学校是民国时期存在于太原市的一所私立中学。校址位于太原府东街布弓街,后来迁到坝陵桥阎锡山的私宅东花园。 1919年秋,阎锡山为了培养外语人才,创设该校,并兼任该校校长。 从全山西省招收高小毕业生,总计约200人。开设英、法、德三个语种,学制9年。 1920年,聘请德国人卫西琴负责本校校务。...
    1 KB (198 words) - 09:28, 11 September 2023
  • 徐士瑚(1907年—2002年),字仙州,号云生,男,山西五台人,中国文学研究家、教育家,曾任国立山西大学校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07年1月20日生于山西省五台县大建安村。 1920年,进入山西外国文言学校学习。 1923年,转入进山中学。 1925年8月,考入清华学堂大学部。 1931年6月,从清华大学毕业。赴欧洲留学。...
    2 KB (271 words) - 04:04, 10 August 2023
  • 首开中国盲教学的是澳门女塾(附带招收男生),该校1835年9月30日 (道光十五年八月九日) 由传教士郭士立夫妇创办,是外国教会在华创办的第一所具近代范式的学校。中文盲文的缔造者是苏格兰圣经公会的威廉·穆瑞(William Hill Murray)牧师,他1870年 (同治九年)...
    40 KB (6,242 words) - 19:41, 4 June 2023
  • 学校某些时期出现了禁止学生讲方言的情况。有观点认为,一面倒的「推普政策」致使九十年代生的小孩子无法流畅使用方言,只懂說普通話,方言和地方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可能会灭绝。有些观点则认为,「推廣普通話」有利于不同地区的中国人交流,也便于外国...
    99 KB (13,738 words) - 06:27, 28 May 2024
  • 庇护左翼分子的苏联大使馆,逮捕了《益世报》北京版编辑李大钊、路友于,并判处死刑。 1923年起,颜旨微出任天津版总主笔,仿照梁启超“新文体”,以浅近文言评论时事,与上海《商报》主笔陈布雷其名,当时有“北颜南陈”之说。颜旨微立论折衷,流畅易诵,对各派立场持调和态度,曾连续发表十余篇社论批评北洋政府大举...
    44 KB (5,294 words) - 19:09, 7 March 2024
  • 革命派的報紙如《警鐘日報》,且各報紙開始漸由早期以文言為主,轉而以較多接近口語的文字來吸引更多的讀者,不少白話報也在晚清全國各地出現,這些對對於西方新思潮的傳布產生重大影響。 明末清初,教士艾儒略所撰的《职方外纪》(1623年)中,曾對歐洲國家的學校制度加以介紹,但未受當時士人的重視,也未影響中國的教育。...
    68 KB (10,020 words) - 02:16, 9 April 2024
  • 據。一共提了文學改良的八個原則,“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講求文法;不無病呻吟;去除濫調套語;不用典;不講對仗;不避俗字俗語(注:即白話)”。不僅僅是文言改成白話的問題,還包括内容的改變,要“言之有物”,包括情感和思想,“非古人所謂‘文以載道’之説”,開啓了對“文以載道”這一文學道統的批評。包括文風的...
    118 KB (19,438 words) - 19:40, 17 December 2023
  • 初期的安世高、支婁迦讖幾乎不懂漢文,由合作的漢人翻成漢文口語。 鳩摩羅什的翻譯文白夾雜,易懂且有文采,此種風格廣受歡迎。 玄奘法師是少數通曉梵文與文言的譯經人才,學術界認為他的翻譯精確而最忠於原文,但其多數譯經,語法與風格更接近梵文而不像漢文,沒有廣為流傳。...
    135 KB (18,912 words) - 13:04, 17 April 2024
  • 城市的商业中心,拥有大量的会馆建筑、古代庙宇和古民居,尤以上下杭一带最为集中。仓山区作为晚清至民国的使领馆区与外国人、华侨的居住区,有着大片的外国领事馆、西式或中西合璧的住宅、教堂、教会学校等近代建筑群。闽王祠、林则徐祠、马江海战忠昭祠等是用于祭祀福州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或殉国者的祠堂。而郊区的鼓山、福...
    225 KB (26,052 words) - 16:51, 29 May 2024
  • 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了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有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等。且有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唐傳奇(文言短篇小說)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了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极其...
    173 KB (23,713 words) - 16:44, 27 May 2024
  • 太祖朱元璋第十一皇子蜀献王朱椿第二十世子孙朱清时是物理化学家。 相傳明代天子常以口語發旨,並非朱元璋無能力以文言下筆,即便無能力,亦有翰林詞臣可以代為捉刀潤飾,之所以選擇白話,乃因白話簡便易懂,取其便利也。如明成祖曾將建文帝忠臣的妻子,貶為妓女,當這位女性死亡...
    149 KB (23,784 words) - 23:24, 11 May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