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汉行政区划,在汉光武帝时确定,基本沿用西汉行政区划的郡县制为实体、州刺史部为监察的体制,分全国为十三个州刺史部。与西汉的主要区别是正式将司隶校尉部与其余十二州并列,将北方的朔方刺史部并入并州,将南方的交趾刺史部改名为交州。 州在东汉并不是一级行政区划。直到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州刺史仍然只是...
    50 KB (814 words) - 09:06, 31 December 2023
  • 三国行政区划,大体上保留了东汉末年形成的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 三国行政区划制度与东汉末年极为相似,唯各州刺史、州牧的权力进一步增大,三国机要人物诸如刘备、曹操、诸葛亮等都曾担任州牧。 州的划分,以东汉十三州为基础,但是又有少数拆分州郡的情况。194年,东汉...
    120 KB (2,104 words) - 08:12, 19 May 2024
  • 治薊縣)、兗州刺史部(治昌邑)、涼州刺史部(治隴縣)、益州刺史部(治雒縣)、荊州刺史部(治漢壽)、揚州刺史部(治歷陽)和交州刺史部(治龍編)獻帝興平元年(194年),又分涼州置雍州刺史部。則至漢亡,全國有十四州。 胡嘏(35節) 西漢行政區劃東漢行政區劃、蜀漢行政區劃 西汉官制、东汉官制 汉朝军制...
    3 KB (444 words) - 14:05, 22 June 2022
  • 西汉行政区划,是汉朝西汉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西汉初年,在行政区划上实行郡国并行体制,又分封了很多诸侯国。汉武帝元封五年,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除京师附近七郡外,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不同于秦帝国的郡县二级的建制,汉武帝刘彻首创的以州刺史部为监察区的做法,发展到东汉...
    56 KB (1,375 words) - 07:43, 7 April 2024
  • 州作为行政区划,在西汉时期逐步发展,到东汉时期宣告形成。前106年,始在郡之上又设了十三行部,每部派一刺史,每个行部管辖若干郡(国)。但此时的行部是监察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东汉末年,地方多事。中平五年(188年),朝廷选重臣出任刺史,称州牧,掌一州军民。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至此,中国地方行政...
    51 KB (8,262 words) - 11:55, 22 May 2024
  • 永宁郡,中国古代的郡。 东汉初平元年(190年),分巴郡置,治所在江州县(今重庆市江北区)。属益州。辖境相当今重床市南部地区。建安六年(201年)复为巴郡。...
    531 bytes (43 words) - 14:17, 20 December 2022
  • 中国行政区划,自东周春秋时代因统治者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需求而产生。战国时代,早期行政区划制度——郡县制成熟。至秦灭六国,郡县制推广至全国,完成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塑造。其后历经多代演变,绵延至今。 历代政府依靠制度化的行政区设置,管理土地、人民,执行日常行政...
    28 KB (3,326 words) - 12:18, 27 May 2024
  • 东汉的建立,是西汉旧皇族藉着农民起义推翻王莽新朝的结果。所以东汉的官制基本上沿襲了西汉的制度,官名也没有多少改变。与西汉比较,东汉体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大大加强皇帝权力,不设丞相(东汉末年董卓任相国[1]、曹操任丞相是特例[2]),削弱三公的权力;刺史成为一级地方长官,废除地方军队;强化内朝权力,外戚、宦官掌握大权。...
    17 KB (2,742 words) - 10:36, 18 February 2024
  • 西晋的行政区划继续承袭了东汉末年奠定的州、郡、县三级制。晋武帝结束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乱,于是对天下州郡重新进行合并划分,但是基本保留了三国的州制,对于原蜀汉和辽东等较难管控的地区实行进一步的划分,建立了十九个州。但是西晋的统一十分短暂,仅三十多年后就面临灭亡的局面,在此期间又分出了两个州,最终灭亡时共有二十一州。...
    12 KB (1,035 words) - 16:31, 20 September 2022
  • 張掖屬國 (category 东汉行政区划单位)
    张掖属国,东汉时涼州刺史部下辖的行政区划。 张掖属国原屬張掖郡。汉武帝置属国都尉,以主蛮夷降者。漢安帝永初年間(107 - 113),以張掖都尉所轄地區置張掖屬國,同時還分出張掖居延屬國。與張掖郡平級,設五官:「候官、左骑、千人、司马官、千人官」,各治1地(治今地均不詳),無具體城名辖地包括今张掖...
    1 KB (232 words) - 15:21, 10 May 2021
  • 陳國是中國東漢時期的一個藩國。 西汉初年为淮阳国,后又数次更改。东汉初,复置淮阳国。漢章帝建初七年(82年)分汝南郡八縣,改封廣平王劉羨為西平王,後改為陳王。章和二年(88年),改淮阳国为陈国。下领九城,户十一万二千六百五十三,口百五十四万七千五百七十二。建安二年(197年)封國因陳王劉寵被袁術所破,废陈国为陈郡。...
    3 KB (119 words) - 08:38, 1 May 2020